構建企業知識管理系統
企業的知識管理需要從人、資訊以及共享的文化等方面進行考慮,需要通過資訊技術來幫助進行知識的積累、創新和共享。
眾所周知,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在這個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在于如何創造、積累和使用知 識。這個理念通過近幾年報章的相關報道已經在企業老總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迎接知識經濟的挑 戰”、“創建知識型企業”等豪言壯語不斷地出現在各類企業的戰略規劃中。但是,現實情況中真正著手進行知識型企業創建的公司卻非常少。
創建知識型企業
那么,如何才能著實有效地創建知識型企業,在企業內部進行知識管理,進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 ,在知識經濟時代里邁出堅實的第一步呢?
現在,我們的企業對知識管理往往采用分散管理的形式,企業知識四處散落并且難于尋找,員工跳槽離 開公司將企業知識帶走,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所以,我們在企業內部推行知識管理,旨在將散亂的知識 進行集成整合。企業的知識管理應該是通過資訊科技將人與資訊進行充分結合,創造知識分享的文化,從而 加速人員學習、創造和運用知識。
“人”是知識的載體,“資訊”是基礎,而“知識”的真正價值來自于“分享”,所以知識的價值是人 與資訊結合后乘方“分享”。
企業推行知識管理可以構建企業知識資訊網,通過企業內知識社群的運作,強化知識分享的文化與行為 規范,促使員工歸集、存取、分享與應用知識。
知識內部網中可以存放的相關內容包括有:
知識資源(包括業務內容、積累的經驗、內部電子化培訓資料、人員資料以及業務管理用電子文 擋樣式等);
新聞公告;
社群聯系雷以及討論專欄等;
知識社群是由一群專業工作者所組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團體,社群因為共同的興趣或目標而結合在一起。企業設立知識社群,知識社群中的員工不斷創造及分享,集成彼此共同的知識,從而大大激發員工的參與感。
同時,知識分享文化和規范的建立也非常重要。知識型組織通常應具備以下的文化特征:
1、尊重個人;
2、鼓勵創新;
3、鼓勵團隊精神;
4、相互信任;
5、員工熱于分享新知;
6、持續學習與發展。
當然,知識分享文化的建立無法一蹴而就,必須通過日常的轉變促成來逐步建立。
導入知識管理系統
一般來講,知識管理的導入推行需要經歷認知、策略、設計、開發饈浴⑷嫻既胍約拔て攔賴攘黿錐巍?/P>
大體來講,在認知階段需要建立企業內部對為何需要導入知識管理,如何導入知識管理達成一致共識;在策略階段,企業需要確定知識管理系統建置的發展藍圖,確定組織內適合的社群、確定對社群具有價值 的知識;在設計階段,需要分析知識藍圖規劃知識分類及屬性,設計知識管理運作流程,規劃系統開發軟、硬件需求,規劃社群運作機制并確定資訊系統運作所需的能力與功能;在開發測試階段,需要開發知識管理 系統,進行知識導入界面的開發并進行系統測試;在全面導入階段,需要進行相應的使用者培訓并進行已有 知識的導入;在評估維護階段,企業強化各社群的運作,在系統中持續進行知識上傳管理、資料庫品質管理 、文件內容歸類管理、使用者登入管理以及知識分享的宣傳。
下面就一家公司構建知識管理社群及知識管理資訊系統作一簡介:
該公司經過所述的六各階段成功導入知識管理系統并獲得了以下的益處:
提供企業內部知識的完整定義及分類規劃,大大促進公司知識的積累與發展;
節省作業時間(尋找資料、研究方法的使用、撰寫報告、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工作等);
將組織內優良案例分享給組織內所有成員,促進成員間的學習;
通過知識資源中的人員資料內容,快速找到能提供解答的專家;
通過知識資源內容中的電子培訓資料對員工進行培訓,節省了教育訓練成本;
有效深化成員與產業技術 分析所需具備的知識與技能;
有效整合分散與各系統間相關知識,提供系統瀏覽分類搜尋的系統能力;
通過知識資源中的業務方面以及新聞公告等內容,員工可即時獲取工作上所需的訊息;
通過知識資源平臺有效提供員工于工作時所需的相關技術文件與經驗心得;
通過社群與資訊系統協力運作有效提升知識的品質及管理成效,建立組織知識資源管理體系;
通過社群運作,協助創造知識分享環境,加速組織學習。
總之,企業的知識管理需要從人、資訊以及共享的文化等方面進行考慮,需要通過資訊技術來幫助進行 知識的積累、創新和共享。資訊系統同樣可以幫助企業創造知識共享的文化,不斷提升企業知識管理的價值 。我們必須認識到構建知識管理系統的真正難點不在技術而在于人觀念的轉變,團隊思想的準備以及在各項 制度和技術的配合下創造共享的文化。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的建構是企業邁入知識經濟時代的第一步,后面的 道路還很漫長,企業只有知識管理系統建成后能夠真正利用好它,不斷從中創造價值,我們才能稱這一步為 堅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