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實行“兩條腿走路”,是窮國辦大教育的歷史經驗,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民辦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事業的重要增長點,是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這一論斷,準確定位了民辦教育在實現教育現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整個基礎教育的發展,都沒離開過民辦教育的貢獻。
目前,民辦教育在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方面發揮著主體作用。今天,我國全部幼兒園中三分之二是民辦園,二分之一的幼兒在民辦幼兒園就讀。在公辦園中又有一半以上是非國家財政資金舉辦,即單位、集體興辦的幼兒園。2010年以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建擴建了大批公辦園,但民辦園增長速度仍然快于公辦園。一個事實是,大批民辦幼兒園在城市和農村中滿足著弱勢群體的基本需求。純粹的公辦園在學前教育體系中不可能占到絕對多數,因為政府財政能力不可能以原有的方式支撐這么大規模的學前教育。打破原有的財政體制和教師人事制度,以多種方式支持民辦幼兒園發展,構建以社會力量辦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已成當務之急。
在提供多樣化、選擇性的初中和小學教育方面,民辦教育發揮了主要作用。在公辦教育更加注重滿足公眾基本教育需求的同時,民辦中小學提供選擇性教育的優勢日益顯現。目前全國民辦小學和初中在校生分別為629萬人和462萬人,分別占總數的6.7%和8.59%。在許多城市,民辦初中和小學是接納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入學的主力。《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義務教育實行學區制管理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去年以來,大城市推動義務教育就近入學和小升初對口招生的力度明顯加大,“公辦不擇校、擇校找民辦”的格局初步形成。
在發展多樣化、特色化高中教育方面,民辦教育也發揮著重要增長點作用。高中階段教育是構建靈活開放的現代化教育體系的關鍵環節。全國現有民辦普通高中占總數的17.7%,在校生231.64萬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的要求,但由于高考應試的影響,民辦高中同公辦高中一樣,教育教學改革受到嚴重制約。隨著考試招生制度特別是高考改革逐步深入,普通高中的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的空間將逐步加大。民辦學校將以體制機制靈活的優勢,在改革中占得先機。
可以說,沒有民辦教育的發展,就沒有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歷史飛躍,只靠國家財政,也無法支撐我國這樣一個規模巨大、類型多樣、需求多元的現代化基礎教育體系。
《中國教育報》2015年6月11日第6版
了解最新教育動態,如何提升教育效果,如何運營教育網校,教育同行交流……歡迎點擊標題下方微學云平臺,查看并訂閱“微學云平臺”公眾號,或掃文章下方的二維碼。微學云平臺精選最有價值的教育資訊,每日按主題為您推送,節約您的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