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路資本蜂擁涌進在線教育領域的同時,傳統培訓機構的轉型之路同樣備受關注。昨日,總部位于廣州的培訓機構明師教育宣布獲得2億元B輪融資,作為一家傳統課外輔導機構,明師教育此次獲得融資引發業內熱烈討論。事實上,盡管明師教育給人以“傳統”的印象,但卻已在默默完成互聯網化轉型。從它的轉型之路來看,曾經被視為優勢的重資產有可能成為傳統機構轉型的束縛。
線下到線上
在線教育的蓬勃發展也給傳統機構帶來新的發展思路。昨日,中小學教輔培訓機構明師教育宣布完成2億元B輪融資,成為華南地區課輔機構單筆融資金額最大機構。此次投資明師教育的機構為基因資本和宏潮投資中心。
明師教育相關負責人表示,明師教育已從傳統線下培訓輔導機構轉型為通過線上教育資源平臺與地面實體O2O結合的新型教輔機構。除了傳統的K12考培業務外,公司還基于小升初、中考、高考開發了三大App平臺,此外,明師教育的中考志愿填報研究項目、期末沖刺項目、必考知識點項目則是線上、線下的重要業務產品。
剛拿到新一輪融資的明師教育,似乎不再甘心只是居于華南市場,明師教育總裁羅宇恒表示,基于“全球視野+本地資源”的教育一體化模式,明師教育的下一步將是在全國擴張和布局合作,而這也恰好是資本市場所要求的規模效應。
重資產反成包袱
眼下互聯網對于傳統培訓機構的沖擊不言而喻,由不久前家教O2O的風波便可見一斑。互聯網極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跨越時間、地域限制的特點讓教育找到了發展的突破口。在各類在線教育機構的層層圍堵下,“轉型生,不轉死”,傳統培訓機構往線上轉型已然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而隨之牽扯到的即是“怎么轉”的問題。
在傳統培訓機構往互聯網轉型的同時,線下資產的重擔卻是無法忽視的一環。在談及傳統機構一對一的時候,請他教創始人陳遠河曾表示:“傳統機構一對一培訓利潤較少,可供其調整的空間也小,同時傳統重資產的束縛也讓傳統機構很難走向O2O。”
轉型后,明師教育業務板塊分為了傳統線下輔導、線上教育平臺以及教研平臺三大類,未來將繼續發展App平臺和運營在線內容,同時基于O2O業務的全國布點也納入了其計劃。面對互聯網,明師選擇了以線下為主線上輔助的方案,而這也正是K12傳統培訓機構所普遍認可的方式。
凹凸教育創始人張晉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傳統培訓機構的線下重資產是困住其轉型的巨大障礙,食之無味,但又棄之可惜,傳統機構轉型最大的困難其實在于思維和決心。”
平臺化并非惟一選擇
除了擁抱互聯網走O2O模式外,傳統培訓機構是否還有其他的轉型之路?有業內人士表示:“傳統教育機構不一定非得自己做平臺,與巨頭合作,或者被并購成為其產業鏈的一環也是可取之道。目前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企業跨界教育,資本的不斷注入給教育機構的轉型也帶來了新的選擇。”
事實上,K12階段的學生往往缺乏成年人的自覺性,因而完全的線上課程實現有一定難度。以往培訓機構往往只能在周末時與學生接觸,但現在借助互聯網則可以實現周一到周五的全面對接。因此對于以班為單位的課程,如何融入互聯網加強輔助支持是培訓機構需要思考的問題;而一對一在線下資產等因素的重壓下,如何化繁為簡、走O2O之路則是需要培訓機構壯士斷腕的選擇。
羅宇恒表示,“傳統的互聯網思維是讓用戶提供內容,但教育類產品的用戶是學生,讓學生來提供內容是有問題的,教育機構必須改變自己的互聯網思維模式”。
了解最新教育動態,如何提升教育效果,如何運營教育網校,教育同行交流……歡迎點擊標題下方微學云平臺,查看并訂閱“微學云平臺”公眾號,或掃文章下方的二維碼。微學云平臺精選最有價值的教育資訊,每日按主題為您推送,節約您的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