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創業的浪潮方興未艾,催生了大大小小的新興市場,智能硬件、美業、上門服務等朝陽行業轉眼由藍海變為紅海,而一些像“不落的太陽”般的剛性需求、全民市場的行業則面臨著轉折革新的檔口——比如教育。也正其剛性、國民性的屬性強迫它們不斷自我優化以適應國民經濟和居民生活的發展。
先來盤點一下教育行業的現狀,其中存在哪些“被需要”的變革:
首先是教育資源地域分布不均。這點不只是中國,也是外國教育面臨的問題。與經濟發展水平掛鉤,地區性教育資源不均的不只是數量(普及度),也包括質量。目前的解決方法包括大力普及義務教育、支教、教師交流學習等;
其次,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資源缺乏、難以普及。大學生就業率低已經形成一個社會問題,這反映的其實是高級專業人才和技術性人才的缺乏,而目前這方面不僅普及率大大低于普通教育,也缺乏社會認知。目前的解決方法包括大學開設公開課、鼓勵民資開設輔導機構、高級人才優待政策等;
還有學生對學校教育的反感和抵觸(至少是不喜歡)的問題。這是數百年來積重難返的應試教育體制造成的,我們一邊高呼改變一邊又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而投入題海。目前的解決方法是從國家層面上改革應試教育體制、減負,同時富有個性講課生動的老師收到學生歡迎。
相信我們都能看出來,以上方法并不能短時間內、從根本上改變教育的現狀。
那么,教育普及+優秀資源共享+活化教學模式=?
在線教育是一個解決方法,也是國外在職業教育、興趣教育領域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正是意識到在線教育對改變教育現狀的無限可能性,我們看到了近兩年各種教育產品搭著“互聯網+”和“O2O”概念的大潮密集興起,在線網校、上門家教、拍照搜題……那么,所有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嗎?我們來看。
2015暑期將至,不少網校、教育平臺毫無意外的開始既定一輪鋪天蓋地的密集宣傳,卻依舊低營養、boring:暑期課程1元秒殺、專業外教只需9塊9、十元以內學雅思……商家自己玩的熱鬧,誰調研過用戶體驗?真正愿意并有能力購買輔導課程的消費者,價格早已不是選擇的決定性因素。“最重要的還是師資力量和上課內容,擔心在線課堂品質良莠不齊,達不到傳統補習班的效果。”家長們如是說。
如果只是利用互聯網工具將傳統線下教育信息搬到線上,停留在“連接人和信息”的層面上,只能像O2O其他領域一樣,靠價格戰、補貼戰跑馬圈地,資源得不到優化利用,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用戶體驗并不會因實現O2O而較從前提高,用戶也就不會買賬。
這也就是為什么“連接人和信息”必須轉型為“連接人和服務”。
在線教育的未來到底屬于B2C還是C2C,是這個行業的創業者未停歇的爭論,論其區別,一個是連接信息和人,一個是連接人和人,然而他們都欠缺的,是服務理念。用戶不論在一個機構或是在一位教師那里消費,目前來看,得到的都只是單一的“信息”,并無區別。而教育消費者需要的并不是淺層的“信息”,更應該是一整套以“針對性地提升個人能力”為目的的服務。
所以未來的在線教育,不是以陳列、售賣師資和課程為方式和目的,必將以“針對客戶素描,匹配最優教育資源,全程個性化輔導以達到客戶需求。”為理想形態。而此時客戶需求的是否滿足就應該作為在線教育工作者的KPI,不是一張考級證書、一個考試高分,而是他理想的作品、理想的學校、理想的工作,是他改善生活的能力。
2014-2015年資本巨頭紛紛加速教育行業布局,在線教育服務體系化可期。互聯網時代,用戶體驗為王。誰搶先實現教育服務從量變到質變,誰就有可能成為行業未來的寡頭甚至壟斷,坐享紅利。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