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兒英語培訓機構貝樂學科英語宣布完成近2億元的B輪融資,這也是最近一年國內線下教育機構獲得的最大一筆投資紀錄,此輪投資是由專注教育領域投資的上海遠東集團領投,此前的天使和A輪投資人分別是徐小平、曹允東以及天圖基金。據了解,此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教學研發和師資培訓,以提升教學質量,繼續擴大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同時著重發力在線教育,創造線上線下相結合、更加符合教育規律和市場需求的全新互聯網教育模式。
很多人看好教育O2O這個市場,當然也包括投資人,就連BAT也涌入其中,但目前較為尷尬的情況是,許多創業企業在起初都號稱融資上億,吸引了上百萬注冊用戶,然后就沒有然后了。互聯網教育發展至今,如果一家企業還在打著融資速度定生死的高調時,那毫無疑問,他一定是停留在以價格戰開拓市場的模式,就像現在打得火熱的外賣團購、打車拼車。
市場優勝劣汰,教育回歸產品訴求
最近的一年多時間里,互聯網教育市場是相對低迷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經過優勝劣汰市場洗牌,一些以次充好的線下教育機構紛紛倒閉、跑路、關店,也還有以補貼賺吆喝的在茍延殘喘,大家都在談論著哪家企業又出來一個新項目,又融了多少錢,但市面上卻沒有一款在線教育產品能夠在行業內普遍收獲好評的。
如果從企業發展與用戶關系和投資人回報的角度來說,燒錢補貼的模式在互聯網教育領域并不是一條理想之路,為什么這么說呢?國人對自己小孩的教育是十分嚴肅的,并不是簡單的吃喝玩樂打發時間,他們更看重結果,要能學到東西,同時愿意學下去,費用反而不是家長為小孩做選擇的第一考慮(為了受好的教育,買高價學區房都不在話下,可以試想一下中國父母為孩子的付出),如果互聯網教育企業用戶粘性不夠,產生不了持續性的盈利能力,投資人也會因此失去繼續砸錢的信心。
當前的在線教育培訓市場,并沒有給企業和投資者帶來理想的結果,而他們的教育市場模式探索卻沒有停止,有些人早已把目光和重心由市場轉向了產品,以質取勝成了互聯網教育市場的一條新出路,教育市場的格局也會因此更趨于明朗。
O2O教育連接的是線上與線下市場,用戶最終體驗到的是以產品為中心的教育服務,所以教育回歸產品訴求才是改變的出發點。線下培訓教育機構在多年的經營中,積累了很多對教育產品的經驗,與用戶也有最直接的接觸體驗,他們在互聯網教育上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優質的教育產品服務開拓市場,打通線下線上,才能收獲長久使用的用戶開發價值。
盈利模式為先,教育投資回歸穩健
互聯網投資甚為火熱,但由此帶來的泡沫也同樣存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資金投入回報對比,投資者們看待企業項目更加穩健,而擁有較為清晰的盈利模式和穩定的現金流的線下傳統企業市場成了他們新的目標,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沒有在線教育之前,線下傳統教育機構已積累一定的用戶基礎和服務模式,并能有穩當清晰地盈利模式和現金流,他們缺乏的是如何在互聯網環境下,借助資金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融合線上教育平臺進行市場推廣。投資者們選擇與線下教育機構的合作,既能往理想的互聯網教育項目上投資,在O2O教育市場占一席之地,又能在一定時間內有盈利回報的的資金回流。這種穩健投資的回歸,也可以看作是互聯網投資市場理性回歸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