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育機構互聯網浴火涅槃 ,思維轉變難度大
8月9日,銀潤投資公布了55億元再融資方案,擬以23億元收購中概股學大教育,剩余資金全部投向K12教育培訓產業,公司也一舉變身“教育股”。其實,類似這樣跨界進入教育的企業不在少數。
這對于學大教育來說,暫時緩解了現金流的壓力。財報顯示,2013年、2014年、2015年一季度,學大教育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7億美元、3.38億美元、0.85億美元。從營收看,正處于“下降”通道。
新東方發布2015年財年Q3財報顯示,凈利潤同期降2.6%,在線業務收入增長39%,未來重點投資在線教育產品和服務;學大教育第四季財報顯示,凈虧損同比擴大;好未來推在線“翻轉課堂”,2015年試圖通過在線教育扭虧。
“互聯網+”還是“+互聯網”在不同的行業分歧大,教育行業更不例外。
教育行業互聯網轉型的幾種模式
PC與APP“打通”
相關機構統計,目前在學生群體和在職用戶群體中,手機端學習使用率超過80%。很多手機用戶都下載了大量的教育類APP,而且56%的用戶有意愿為手機在線教育APP付費。因此,2015年,在線教育公司逐漸由PC轉移到移動APP上,傳統的教育結構普遍采用“過度”政策。
好未來相關負責人對筆者表示,2013年8月將“學而思”名字改為“好未來”,定位一個用科技和互聯網推動教育進步的公司。 其中,E度教育網PC和移動端“打通”,放棄了10年的品牌e度,改名為“家長幫”,據不完全統計,被稱為家長幫目前APP用戶超過500萬。
類似好未來這樣的教育機構,原來客戶和營收在PC上,如今要在手機上發展客戶,就要將PC和APP平臺合并,實現一站式登陸和管理。
收購或投資新興在線教育公司
對線上教育項目進行投資、收購成為傳統教育機構布局在線教育的另外一種模式。好未來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投資和并購完成轉型:2013年3月,好未來以現金308萬美元投資第三方在線網絡平臺多貝網16.85%股份。2014年1月,好未來1.5億元人民幣投資母嬰網站寶寶樹,10月,將兒童科技素質教育培訓公司鯊魚公園被納入旗下。
而在上個季度,新東方也公布了四筆在線教育投資,決勝網宣布完成B輪融資,新東方跟投,金額未對外透露;口語100完成B輪數千萬人民幣融資,新東方領投;“嘿哈科技”獲新東方、好未來、洪泰基金Pre-A輪融資;樂博樂博機器人教育獲新東方1000萬美元融資。
放棄線下,營收全部在線上
最為典型是尚德機構,其在2014年6月將收入100%來自互聯網,已徹底轉型為互聯網教育機構,目前,線下業務(面授)全部砍掉。
另外,從新東方的財報中可以看出, 在線直播平臺新東方在線業務發展迅速,收入增長約39%,注冊用戶增長超過200%,付費用戶的增長超過110%。在Q3,新東方投資方向將集中于投資數字化教育內容以及與新東方產品形成互補的在線教育產品和服務。
與BAT合作模式
新東方和學大教育紛紛成了合資公司,表現最為搶眼。新東方與騰訊的合資公司(北京微學明日)推出產品“優答”,在線教育市場探索邁出了實質性一步,新東方計劃在“優答”里上線全部科目。
此外,學大教育宣布與奇虎360成立合資公司。迫于互聯網教育壓力,學大教育2014年推出e學大平臺,轉型O2O互聯網教育模式,不過,目前用戶數才百萬余,迫使其尋求互聯網轉型及跨界合作的直接誘因。
傳統轉型在線面臨著艱難的挑戰
傳統教育機構轉型互聯網,面臨思維、用戶以及資金的考驗,仍需一個過程。
管理層思維轉變
尚德機構創始人歐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天中國傳統教育面臨諸多困境,教育轉型互聯網最大難題是人的價值觀的轉變,是老板他到底有沒有變化。
一位負責市場區域負責人告訴筆者“校長受不了的是,他們辛辛苦苦經營的學校一夜之間都關了”,與尚德機構一樣,新東方、好未來等傳統機構在轉型互聯網的過程中,諸多在教育一線拼搏數十年的區域性管理校長先后離職。
歐蓬說,“我內心最自豪的事不把面授業務弄到互聯網。轉型互聯網后,尚德機構采用線上直播新技術模式。同時,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強與學員的互動。”
而目前,諸多在線教育機構,營收仍然以線下為主。學而思創始人張邦鑫坦言,“學而思早在2008年就成立網校,2012年進而成立了E度事業部,但一直搞不清楚什么樣的在線教育模式能勝出。”
在線教育APP被接受需一個過程。
張邦鑫認為,因為中國教育是自上而下框架,基本上還要按現在框架,在線教育沒法突破這個框架,只是把互聯網當成一個工具,整體把線下教育搬上網,原來在線下學,現在通過互聯網完成而已,通過互聯網卻要適應工具APP的新模式。
尚德機構后端負責人郭瀟瀟對筆者表示,在線教育面臨最大的問題是解決面授。因為在整個直播中用戶需求更高,面對面互相需要吸引對方注意力80%需要在15分鐘之內搞定對方,而使用手機(APP)在直播很痛苦,相當于電視和電影模式,老師要在4秒鐘就要吸引學員,否則其注意力就會分散。學生通過視頻可以聽到老師說話的氣息,整個教學環境設計非常嚴密,對老師要求非常高。類似正保傳統面授機構的老師,不見得能上好直播,他們習慣在物理環境里面和活的人互相接觸,很難接受隔著一個屏幕被對方完全吸引。
“現金流”面臨挑戰
新東方、學大教育以及好未來等傳統教育機構的2014財報并不好看,利潤銳減,甚至出現虧損。2013年學而思網校約占集團收入的3%,約5000萬元,并帶來了100萬美元虧損;新東方2013年相繼裁減了1000多名老師,但總工作人員已達到了3萬人,依舊受到龐大現金流的威脅。一位在線教育負責人對此表示,
“和在線教育公司大把燒別人的錢不同,傳統教育機構在轉型成功之前,一般很少有風投看重傳統教育機構并進行巨額投資。而傳統教育機構多數元老并不想放棄既得利益。放棄小富即安的生活,去冒險。”
此外,他還表示,目前在線教育K12市場資本運作熱度持續升溫,這是投資機構運作的結果,機構“押寶”數家同類型的企業,最后只要有一家能夠勝出就賺了。而傳統教育機構在轉型中,就沒有人給這么多錢去燒。
傳統教育結構在互聯網教育沖擊下,利潤每況愈下,學大教育的CEO金鑫表示,在互聯網風暴下,未來將會有一大批未轉型的教育機構面臨窘境,轉型線上是教育機構的大勢所趨。
而歐蓬卻認為,中國傳統企業在轉型互聯網模式時,‘羊群效應’體現得尤為徹底,一哄而上,不去思考,盲目爭奪,最后結果便是一拍而散,不了了之。因此,其采用的轉型模式以及持續性值得關注。
2015年在線教育已到頂峰
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2015年前中國在線教育經歷了第一波浪潮,當時有非常大的泡沫,由此判斷“2015年將是在線教育企業數量達到頂峰的時間節點”。呂森林還表示,從目前的市場來看,在線教育企業在4000-5000家左右,今年會超過10000家的規模。
在線教育到達頂峰,這對于傳統教育轉型互聯網來說,外界環境更為惡劣。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陳洋)
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