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凡科學都能證偽,凡有坑的領域都值得深耕。
如今我們身處一個非常微妙的轉型期,智能硬件、物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的浪潮還沒有來,而O2O、APP、移動互聯等的因智能手機而起的創業模式正在過去,環顧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信、社交、金融、旅游、醫療、出行、餐飲、招聘,幾乎都能叫得出某一家知名的互聯網企業,在APP式的移動創業模式即將成為過去式的時候,移動創業也逐漸的積累起了一整套成熟的市場拓展經驗,各種運營套路被固定下來以后,唯有一些沒有被套路所攻克的領域,還保留有處女地般的姿態,教育領域就是如此。而使這一領域還未形成寡頭公司的唯一原因,也就是這一領域內存在諸多傳統移動創業打法水土不服的環境因素。于今年開始進入K12在線教育領域的王威,細數了這種水土不服的諸環境因素:
1.內容UGC模式
很多切入在線教育行業的互聯網公司,都選擇以UGC用戶制造內容作為核心,但是,UGC代表著高度碎片化、內容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如果設置的獎勵機制不足以提升用戶的參與度的話,最后可能會變成:爛的內容無法帶來新用戶—>沒有新用戶瀏覽帶來獎勵,原創人員發的內容將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差,最后變成惡性循環。目前在這一領域的好多機構都面臨這個問題,利用老師來上傳教材內容,同時聘請上千名老師把控審核用戶上傳的內容,每年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了給員工開工資上面。做了好多年卻一直做不大。反觀用戶“k12領域老師”,教師的上課、備課方式都需要改變,而且需要上傳試題,教案,課件等資料,這又額外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而傳統老師沒有時間,平時教課以及課后備課幾乎占用了全部時間。
2.老師社區模式
教師這個群體,都是比較愛面子的,平時都覺得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技巧比較好,如果是在一個陌生的平臺的話,老師們很少會去真正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而熟人的平臺一般都有自己的朋友圈,老師群等,相對還是比較封閉的圈子,才會去互相交流一些教學經驗,技巧等方面的東西。現在的熟人平臺早已經被QQ,微信等占領,所以再做這樣的老師社區,活躍度也不會太高;反觀如果從老師群體的剛需出發來建立用戶黏性,再從老師對家長的絕對話語權來順勢推出產品符合課前課中課后等諸多使用場景,也許有機會重新建立教育市場的格局。
3.家長社區模式
家長社區這塊,基本上是以媽媽為主,而大多數在線教育機構都想通過女性電商,文具電商等模式來增加一部分盈利,這一塊的話基本上也是很難做的。因為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基本已經把這些全覆蓋了。電商拼的是供應鏈,而一般的小公司根本沒法跟它們抗衡;另外就是,一般家長眼里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才是最優秀的,平時談論最多的也都是自己孩子的話題,例如曬曬自己孩子的特長,優點等,或者是轉讓一些自己孩子的玩具,舊的商品等等,其他可選擇的話題比較少,真正家長之間的交流幾乎沒有。
4.在線作業模式
網絡時代的到來,給一些學校的教學帶來了便捷,小學生們對電腦,手機等工具都是很感興趣的。尤其是通過游戲的方式,寓教于樂這塊,非常受孩子們歡迎,可是家長們都有著自己的擔憂。如果孩子經常使用電腦做作業,一段時間后,視力會不會下降呢?還有就是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去學習,再設定一些獎勵機制,學習效果怎么樣且不說,這樣做的結果很容易讓小學生迷上電腦,而小學生自控能力是很差的,孩子會不會利用寫作業的時間偷偷玩游戲呢?這些家長心里都沒有底。
5.搜題抄作業模式
現階段,各種號稱能幫助中小學生解決作業問題的神器不斷出現,學生們不再擔心碰到難題,這些工具成了學生們的新寵。但是,不少家長和老師卻憂心忡忡。這些學生眼中所謂的“神器”是否會抹殺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手機拍照直接給出答案,不用學生思考,這和抄別人作業沒什么兩樣;是否會讓學生產生依賴?學生不會做的題可以求助軟件,會做的題也可以求助軟件,時間久了,有些學生就不愛動腦筋了,等到真正考試的時候,不讓用手機了,這時候學生就傻眼了。 所以,一些教育專家認為,這些作業神器不僅不神,反而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危害。
6.在線教育O2O模式
現階段,很多在線教育企業,尤其是重心在K12市場的企業,并沒有采用O2O模式,他們認為線下教學仍然是k12領域保證教學效果的唯一方式。其中,猿題庫、學科網等,暫時都沒有采用 O2O模式。
經過我們長期的調研發現,在k12領域走線上視頻授課這條路是行不通的,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本身就比較差,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和線上教學效果都是無法保證的。此外,如何提升家長對在線教育的信任度以及學生考試成績是否因此有較明顯的提高等也是需要關注的點。
2015年7月12日,國家衛計委首次正式回復“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表示“目前正在抓緊制定相關規定。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3億多兒童,每年還會有將近2000萬新生嬰兒。適齡兒童的增加使在線教育領域最近兩年在資本圈備受吹捧,諸多在線教育公司相繼宣布獲得巨額融資,其中包括:O2O家教跟誰學、請他教;主打在線作業的一起作業網;拍照搜題的猿題庫、學霸君等等。家長社區、老師社區等細分領域更是過江之鯽,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然而在掙奪最后一塊處女地的時候,依照傳統打法切入的很多創業者很可能成了探索路上的犧牲品,其中K12領域最為熱門,潛在的風險也最大。但是風險與收益總是成正比的,在線教育領域中,如果使用排除法,將傳統的運營守則一一否掉之后,在該領域內派生出的創新運營方式,才有可能成就在線教育行業中的新品牌。
(來源:創業邦 作者: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