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其實是一群HR拍的…
導讀
瑯琊榜播出后因其出色的道具、構圖、演技廣受好評,各種細節帝的一致得出導演組都是處女座。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其實導演組還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專家,請看下面這段吏部尚書(沈追)和刑部尚書(蔡荃)的對話……
1
“說起來。黨爭真象是一場噩夢。雖然有些人已經困死在了這場夢里,但幸而還有些人是可以醒過來的。”在東宮偏殿。剛議完一件政事的沈追感慨道,“其實大多數人在仕途之初,所懷的還都是濟世報國,光宗耀祖的志向,不過官場氣象污濁,漸漸蒙弊了人的心智,未免隨波逐流了。殿下在更新朝中氣象之時,也肯放些機會給這些人,實在是仁德啊。”
之之點評:這一段講的是組織氣氛對人的影響。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單單靠自己的能力和志向,還會受到組織氣氛對他的影響,一個再積極進取、要求上進的人進入一個組織氣氛差的環境,自然發揮不出來。而沈追大人對朝中氣象更新的感慨也預示著組織氛圍的改變對組織內所有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2
“不過這樣的機會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給,有些人心性已成,只怕難改,”蔡荃素來比沈追激進,揚眉道,“天下賢士尚多,留出些位置來給那些未受玷染地寒門學子,豈不是更好?”“無論寒門豪門,但凡學子,都有進階的途徑,朝廷只要能不分門第地給出公允二字即可,不能矯枉過正。要知道,為官為政,經驗還是很重要的,新晉官員在品性和銳氣方面雖然占優,經驗上卻難免差了些。”
之之點評:這段講的是經驗和品性銳氣到底誰重要。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思想認為,能力(competency)是區分高績效低績效的核心因素,而能力是一個人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的基礎上,綜合表現出來的行為。而一個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到一個人價值觀、個性、動機的影響,即上文中的品性和銳氣。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兩位尚書大人的爭論是非常有意義的,將優秀人才的標準拆解的非常清晰。
3
“誰是天生就什么都知道地?多給些磨礪的機會,自然會老道起來。”
“那也要時間啊,”沈追擺了擺手,“就比如駐軍換防改制這樁事吧,李林地年資,不是擺著好看地,我想換誰來辦這件事,只怕都不能比他更周全更能切中要害。”
“我承認兵部的方案很好,但這只是個案,不能推及大多數人。年資和經驗這種東西是因人而異地,有些人一年頂人家十年,可有些人守著一個位置十來年,還是什么都不知道。凡事不能一概而論,必須逐一勘別才行。”

之之點評:這段講的就是人才盤點的應用了。組織中有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有潛質,成長性很強;有些人有經驗,能將現有的事情做得很好。像兵部尚書這位潛質不高,但有很好的年資和經驗的人,屬于明星績效員工,對于這類員工就應該持續溝通,讓他保持現有的高績效狀態。
4
“可是天下州府,各級地方官員這么多,沒有統一的制度和標準,如何逐一勘別?這成百上千的朝廷臣子們,哪兒勘別得過來啊?”
之之點評:對于內部員工用人才盤點來識別各類人才,分別加以使用,對于新增的人才就需要構建統一的招聘制度,才能保證企業的內部和外部兩條造血機制都完美進行。
5
“難辦就不辦了嗎?篩查人才,選賢與能加以任用,本就是帝王最主要的一件事,現在尸位素餐的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太子主政,新朝當然要有新氣象。”
蕭景琰一直很認真地聽著兩個最倚重的臣子辯論,此時方皺一皺眉,低聲道:“蔡卿慎言,哪有什么新朝?”
蔡荃也立即反應出來自己說錯了話,忙起身謝罪道:“臣失言,臣的意思是指……”
“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以后小心些。”
“是。”
之之點評:企業在需要扭轉局面進行人力資源大調整的時候,千萬不可操之過急,因為組織中大部分人是抗拒變革的,需要小范圍試點,取得成效,樹立信心后再在大范圍推廣,剛開始的節奏一定要穩、準、狠。
這段在電視劇中短短不到十分鐘的對話,已經將制作組的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展露無遺,歡迎大家收看。
作者:之之
來源:大五人格心理學學習圈
本網站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