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減招聘上BAT三家聚齊了,寒冬來了?
9月阿里巴巴的“擁抱變化”事件,似乎已經預示著寒冬的來到。
然而縮招只不過是剛剛開始。
BAT縮減招聘那些事
百度篇
繼阿里巴巴在今年9月宣布調整人才戰略,縮減校園招聘之后,10月20日,百度發出了凍結大規模社會招聘的內部郵件。
“鑒于當前的業務形式,經公司研究決定,從即日起停止招人(hiringfreeze)。對已發出的offer,繼續有效,如有個別極特殊戰略考量需求,需我和Robin特批后方可招人。”
10月20日,百度主管人力資源的副總裁劉輝發出凍結大規模社會招聘的內部郵件,稱個別極特殊戰略考量的招聘需求需要劉輝和李彥宏特批后方可招人。

百度這樣做,是不是也印證了互聯網寒冬的到來呢?
業內人士表示:
百度之所以暫停社會招聘,主因并不是互聯網和資本寒冬,更重要的還是為了解決內部臃腫和效率問題。換句話說,業務方向的細節要‘清洗’,去糙取精。
百度還表示:
對效率的極致追求是互聯網精神的本質,‘小團隊成就大事業’是百度崇尚的人才觀。即日起我們暫時停止大規模的社會人才招聘,以進一步提升組織效率,校園招聘不受影響。對于最優秀的社會人才,我們仍然在苦苦追尋。
騰訊篇

疑似騰訊內部員工貼出一封內部郵件,郵件顯示“總辦會剛結束,接緊急通知給大家:從今天(10月20日)開始,公司所有外包招聘全部暫停。”“今天總辦會審批15年人力預算,要求公司人力嚴控,外包不讓增,而且存量要盡量降低。”,并提及此次人力嚴控的原因,“整個互聯網行業目前都進入低谷。
據悉,騰訊員工大致由正式員工+外聘員工+外包員工組成。外包員工并非騰訊員工,與外包公司簽合同,工資、年終獎等也與外包公司談。外聘和外包不一樣,外聘算半個騰訊的人,合同和人力資源公司簽,不和騰訊簽,但是你的權限和福利和正式員工差不多,差別大的是各種獎金。
騰訊方面對此事件表示:
得益于互聯網+戰略進一步深入各個行業與人們的生活,騰訊的產品與項目今年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同時我們依然看到很多快速崛起的戰略機會需要進行人才儲備。
所以騰訊目前仍有較多的技術、產品、設計、運營等多類人才的需求。
騰訊暫停外包,或許是要垂直招聘和校招的信號。
如何看待縮招?
1
中國整體的經濟形勢,今年并不好
當今整個經濟環境和資本市場是一種輕浮的繁榮。全球股市尤其是中國股市的跌宕起伏,全球經濟的低速增長,表明整個經濟環境存在著潛在的危機。
四月李克強總理說:經濟下行壓力巨大。不只是中國,全世界的經濟形勢也不樂觀,這時,互聯網也不能幸免。
2
互聯網過熱
創業公司的風險和機遇--2014年下半年到2015上半年,一級市場的瘋狂,給互聯網行業帶來了大量的泡沫。這次“寒潮”會讓投資人更加關注優質的創業項目,盈利模式不清晰,依靠概念的公司下一輪融資會非常難,但對于優質的項目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契機。
BAT之間的斗爭,鞏固核心業務為主,騷擾其他公司核心業務為輔--對于BAT巨頭來說,股價的快速縮水,面臨資本和投資人的壓力,之前的擴張腳步會暫時放慢,重點是暫時兩個字,會利用寒潮在自己的核心業務上修煉內功,蓄勢階段。
3
招聘歸于理性
奇貨可居,厚積薄發--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寒冬”等同于股市的熊市,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隨著”寒潮“的來臨,一線互聯網公司業務的收縮裁員,小公司的倒閉,此時市場會突然釋放出大量優質候選人, 有實力的創業型互聯網公司會在這個時候大量引進,會產生一個人才搶奪戰的小高峰。
泡沫退去,價值回歸--上一輪互聯網行業的人才搶奪戰,無論什么人只要看機會,一堆offer就會砸過來。
“寒潮“的來臨,會讓企業和人才同時清醒,會對人才區分出”人才型“、”人手型“兩種角色,對于”人才型“短時間內價值可能會增加,但對于”人手型“候選人,薪資會快速縮水,回歸理性。
來源: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網
本網站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