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是有淡旺季之分,還是應該常態化,這是個見仁見智的話題,行業不同,培訓計劃的執行安排也會不同。一般說來,生產的淡季就是培訓的旺季,因為此時員工可以從工作中脫身,并進行學習。
那么,作為培訓管理者,要如何安排培訓計劃?這是工學矛盾繞不開的話題。安排培訓計劃時,一定要考慮行業的生產季節性特點。生產淡季可以大量安排培訓,一般不會有太多的阻力,但以下這些方式或許能夠助你更好地落實培訓計劃。
開展慣常性培訓項目 企業經營中的一些例行性培訓項目會固定在某些時段開展。比如每年夏季7、8月份新入職大學生的培訓,對許多公司而言估計是雷打不動的。還有一些人才培養性的項目,這部分屬于組織的長遠規劃項目,需按照既定時間和節奏來安排。雖然也會受生產影響,但其受影響程度較小。安排這一類項目的時機主要由項目的性質、目的和培訓時長來決定,關鍵是要確保年內能啟動并完成(跨年度項目另外考慮)。
評估培訓任務的均衡性 雖然根據生產的淡旺季來安排培訓比較合適,但要考慮培訓任務量。如果將大量培訓安排在生產的淡季,那么有可能面臨一個問題是:這些培訓任務是否能夠完成?所以需要評估培訓任務在各月之間的均衡性如何。
權衡資源是否易得 一般來說,培訓資源可獲得性較低的項目,一般都是往后面的月份安排,以盡量保證有充足的時間來尋求適當的培訓資源,如師資、課程等。
基于業務需要安排培訓 有些培訓本身就是因某一項業務需要而開展的,所以要根據業務啟動時間來安排培訓項目時間。比如,公司計劃下半年派一批新人前往海外開拓市場,那么很顯然,培訓管理者需要在上半年甚至提前一年就應該啟動培訓項目,否則若等到下半年再去實施,就會趕不上業務計劃。
誰來制定行動計劃 對于培訓經理而言,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即誰來制定這些培訓項目的行動計劃?很明顯,完全由培訓經理自己來做是不現實且不合理的,要充分發揮業務部門的力量。培訓經理要讓業務部門認識到他們在計劃制定過程中的關鍵作用。由此,培訓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要形成分工。一般而言,新員工培訓、基礎性培訓、戰略性人才培養都是培訓部門負責,而與崗位技能相關的業務培訓都應由業務部門來負責,培訓部門可制定激勵和約束措施來督促業務部門執行。
來源:銳時間 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