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成績不好,真的都是老師的原因?99%家長都在犯的錯,有你嗎?
課外輔導老師會遇到這樣的家長,當孩子考試不好時,家長會埋怨老師,橫加指責,告訴周邊的家長某某補習機構或某某老師一點用都沒有。本文作者卻認為造成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和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有莫大的關系。老師可以教授技巧,但是無法快速改變學生的能力。想知道你的家庭教育呈現什么樣的特點嗎?趕快點擊 開始測評 吧!家長們坐在一起聊天,說的最多的話題,便是孩子的成績。自己的孩子考得好,家長總會憋不住,情不自禁的顯擺一下,炫耀的那么讓人生氣。冷靜想一想,這不能全怪人家,誰讓咱孩子考得這么差呢?若是反過來,咱孩子考了第一名、第二名的,說不定咱比人家還瘋狂呢!沒有辦法啊,認了吧。真是那句話,“恨鐵不成鋼”,朋友面前還能忍住,到了家就不行了。趕緊把孩子拉出來訓話,把某某家長給自己炫耀的事不厭其煩地說上三遍,開始拿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把孩子罵的抬不起頭。恩威并重,這句話咱懂,不能一味的進行責罵,還得給點兒好處;這一點家長們還是知道的。為了滿足下自己的虛榮心,承諾給孩子物質鼓勵,用“錢”來砸考分。(這,就是很多家長們培養孩子興趣的模式。)他在想,自己其實就是個打工的,老媽就是個老板,活兒干好了才有獎勵,才有飯吃,原來“老板娘”是這么來的啊。孩子們學習動力是有了,但這動力并非源于自己的興趣,更別說求知欲了,而是家長們的物質獎勵:許諾的手機,許諾的自行車,許諾的演唱會門票,許諾的歐洲兩周游……我們說學習興趣,也都認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我們家長所做的,是在積極、努力地培養孩子們樂學、勤學的情操嗎?在當下的中學生學習中注入了過多的物質因素,還真的就有點兒像給病人用嗎-啡鎮痛,僅僅是短期緩解,治標不治本。我們家長們總是抱怨孩子們太小不懂事,不理解自己。其實我們也需要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下自己,反思下自己的方式都正確嗎?哪些學霸,哪些考入清北的學生,和您家孩子最大的區別是什么?我覺得,是學習興趣,是求知欲,是對讀書的世界觀。很多家長會說了,那您說說,到底怎么培養孩子的興趣啊?我是物理老師,就以物理為案例,簡單分析下,我希望我的看法,能夠是一個橋梁,能夠讓您看到橋對岸的哪些東西(其他學科也可以借鑒)。想讓孩子喜歡物理,有學習欲望,就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用物理知識來分析和解釋身邊的問題(學以致用)。特別是初中生,探索世間萬物的興趣是有的,缺乏的,是周圍成-年-人的科學引導。身邊的物理應用太多了,家長們和孩子應該一起向朋友一樣共同探究。比如:水為什么沸騰?沸騰時的溫度變不變?能量跑到哪里去了?做做棱鏡實驗,思考下棱鏡為什么能夠產生七彩斑斕的光(折射)?放大鏡距離遠了不放大,為什么?原來有沒有發現這個規律?為什么說話的時候喉嚨會動(聲音的產生)?馬桶工作原理(浮力+杠桿),建筑吊塔(杠桿)工作原理,家用電燈和電熱器(電學),大頭針為什么前面尖尖的,后面是一個面?磁鐵為什么能夠吸住鐵?家里用電的保險絲是怎么工作的?燈泡和開關是什么連接方式?等等。很多家長看了眼熟,特別是長期關注我文章的朋友們。可是您,那么希望培養孩子興趣的您,真正的做了嗎?家長朋友們,知道對不對是一件事兒,去不去做,就是另外一件事兒了。家里面都有抽水馬桶,您和孩子一起打開沖水箱,看看里面的構造,和孩子一起探究下它的工作原理。家長們物理知識忘了的話,請百度搜索。前幾天筆者看到一篇文章《我為什么不愿意教“窮人家”的小孩,一個物理補課老師的自白》,說的很多地方我很贊同,說到了我的心里。很多家長根本不會教育孩子,本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被無情的抹殺掉了。我把這篇文章的一部分節選在這里(略改):孩子初中表現出來的智商,情商,習慣都與孩子的家庭是有關系,家庭教育對孩子言傳身教的作用那真是太神奇了。“窮人家”的家長絕大多數也都在孩子面臨中考、高考的時候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這個時候對孩子的教育真是不惜血本,拿著家里僅有的錢給孩子報了課外補習班,報1對 1,然后使勁地搖晃著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孩子一臉茫然地看著當媽的,壓力山大。開始報班的時候,考察過這個機構有成型的教育體系嗎?沒關系,有的小孩家長就會說找大機構不會有錯。可是你們當中有幾個真正的懂教育,愿意自己研究孩子的問題,然后告訴老師自己的孩子短板,讓課外輔導的老師幫忙一起解決?沒關系,家長們認為,錢花給孩子了就心安了,那是你們的事兒。我花錢請你,我是你大爺!于是家長們就在家看《跑男》,再看《瑯琊榜》,等著孩子在考試中拿高分,如果考得不好就打罵小孩,說為了孩子已經犧牲了一切,孩子還不努力等等,接著再埋怨課外老師,橫加指責,告訴周邊的家長某某補習機構或某某老師一點用都沒有。這種家長我想跟您說,孩子到了初三這個時候,孩子自身該形成的問題已經形成了,這個時候你以為就憑10幾次課(20個小時),補課老師就真的可以解決你們家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嗎?就憑您不愛學習的樣子,還指望孩子每次考試科科100?自己畢業那么多年家里連本像樣的書都沒有,還希望孩子能夠博覽群書?一個題目超過200字讀題就困難的小孩,您還要指望物理滿分嗎?近些年因為學校教育一直宣傳減負,一直減少學校的上課時間,很多通過學習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家長都意識到了這個是騙人的,只是聽聽,沒有人當真。因為無論教委如何改,中考、高考選拔人才的路徑并沒有變。這類家長因為聰明,遇事總是能看到事情的本質,能一針見血地找到孩子的問題,然后找各種方法,與人交流請教改善孩子的問題,從孩子3歲開始就拿出了當年自己讀書的勁頭培養孩子,徹底在小學畢業前就把孩子的學習習慣以及短板彌補下來。以前和一個高知爸爸聊過天,他家孩子小時候好動,精神無法高度集中很長時間,拋開了缺乏維生素身體等方面的原因,家長就在家備課,在網上查資料,和教育行業的老師交流,去和正規的補習班老師聊天、學習,最后終于自己總結出了應對孩子問題的方法。他通過積木、小游戲,去野外游玩的方法等依次加強小孩精力集中的時間,還帶著孩子各國游,增強小孩的見識。當然不是那種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旅游,基本都是自助游,有的時候爸爸還故意不帶夠錢,讓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到了初三交到我手里的時候,我稍加點撥孩子,他的分數就突飛猛進,當然我認為這個孩子最后考的高分和我沒有什么本質的關系,因為孩子的能力在。但是我真的不愿意教“窮人家”的孩子,我身為一個課外補習老師,真的無法解決孩子這么多的問題,我能教孩子解題技巧,但我不能把題都無法讀明白的孩子教會,我無法把他們缺了10多年的邏輯能力規整,我辦不到的事情很多。但我心疼他們這類孩子,我下大工夫努力帶的是這類孩子,用自己課下的時間幫助最多的是這類孩子,我知道他們的父母把他們送到這太不容易了,但最后提不了多少分甚至不提分的也是這類孩子,最后被他們父母埋怨,我有點傷心。(來源:搜狐教育 作者:王尚)
想知道你的家庭教育呈現什么樣的特點嗎?趕快點擊 開始測評 吧!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