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羋月傳》看家庭教育,那些家長和老師都忽視的事兒
最近,《羋月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有人喜歡研究那段蕩氣回腸的歷史,有人喜歡觀看那場爾虞我詐的宮斗!而對于為人父母和為人師的大家伙來說,除了追劇,是不是還能反思些啥~~劇中的兩姐妹羋姝和羋月最終走向了不同的結局,而導致她們不同結局的原因,其實從她們兒時的家庭教育中已經初見端倪。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對塑造孩子的性格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想知道你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合格了嗎?現在跟小U一起,點擊 開始測評 免費測試一下吧!羋月與羋姝同為楚國公主,性格迥異,處事方式也不同,智慧與謀略更是相差甚遠!她們的不同不僅在于所處地位和環境的不同,更在于她們有著不同的娘親!楚威后驕橫自私、心狠手辣、飛揚跋扈,對自己的子女極其束縛卻又溺愛成性。在后宮的爭斗中她是人生的大贏家,而她作為母親卻輸的很徹底!雖然她的一兒一女均登上了高位,卻沒能有個好結局。兒子楚懷王,好色昏庸,偏信佞臣,最終楚國都險些葬送在他的手里。
且不說電視里的楚懷王如何,歷史上的楚懷王最初尚且能勵精圖治,名噪一時,中期卻因為用人不當,致使國力衰退,自己最終客死秦國,之后鼎鼎有名的屈原也抱石投河而死。再看羋姝,從小錦衣玉食,威后總是拿嫡公主的身份處處約束其言行舉止,她就像一個被養在籠子里的金絲鳥,衣食無憂,而且還被母親始終保護在羽翼之下!最終就養成了不自信,不勇敢,沒主見,沒氣場的性格。得知自己被秦宮里的人陷害時,除了哭泣抱怨,毫無斗志,更沒半點主意。在與魏夫人的宮斗中,更是節節敗退,沒有還擊之力!從小被母親保護在羽翼之下,沒有受過委屈,沒有經歷過挫折,遇到事情完全不知如何應對,也沒有自己的主見,有時甚至愚懦到是非不分的地步。而我們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這樣的母親呢?生怕孩子受到一點點傷害,總是不肯放手,妄想著呵護他一輩子。這樣的孩子經不起打擊,受不得挫折,心里素質極差,抗壓能力為零。遇事毫無主見,因為從心理上根本就沒有斷奶!再看看楚威后雖然處處約束,事事以嫡公主應該怎樣來要求自己的女兒。可是你絕對想不到,這樣一個被從小嚴格教育的女子,竟然在跟秦王見了兩次面之后就以身相許!越管束越叛逆!孩子在自我意識萌發期,是不能管束太嚴格的,你不能以為他好為理由,去強迫他做你認為對的事,更不能企圖他按照你規劃的生活來過日子!最終他不過是復制了你的人生,甚至過的還不如你!長期生活在父母專制壓迫下的孩子,只有兩個結果,要么極其叛逆,要么極其沒主見!我們再來看向氏,莒姬媵妾出身,身份卑微,一生凄慘,卻總是心懷美好。她在宮中時日日盼望能見夫君一面,羋月眼里看到的是夫妻和睦,養成了其內心陽光的性格!她被最底層最殘暴的軍卒魏甲凌辱后,忍辱偷生,只為她還有三個稚嫩的兒女。當她得知自己竟然能殺回楚宮后,便決定以自己的性命相搏,扳倒權傾后宮的威后,只為改寫兒女的命運!她生前沒有以楚國公主的身份約束過女兒,不吼不叫,不打不罵中成長起來的羋月,自信而勇敢,即便見了人人敬畏的楚威王也毫無懼色。她死后,因為沒有了娘親的照應和疼愛,羋月不得不從小就擔負起照顧兩個弟弟的重任。她識得五谷,求生技能極佳,卻也博覽群書!所有的經歷和見識,都為她成為史上第一位太后做足了準備。據史書記載,羋月以太后身份統治秦國長達三十六年之久,而且大大發展了國力,不費一兵一卒誘殺了義渠王,使得秦國的統一大業再無后顧之憂,最終在她死后僅用四十年的時間,秦就統一了六國,堪稱千古太后第一人!所以,為人父母不能過于溺愛,要讓孩子學會獨立,畢竟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你不可能保護他一輩子!為人父母,更不能以為孩子好為借口,過多地約束孩子,讓他按照你的意愿成長,結果他只不過是復制了你的人生,甚至不如你!為人父母,不應該把孩子圈養在牢籠里,該讓他出去多見見世面,見多才能識廣,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為人父母,也不應該只讓孩子讀你認為有用的書,世上沒有無用的學問,就像你當初學習高數并不是為了用在今天去菜市場買菜上。也許你覺得自己高中甚至大學學到的知識是沒用的,但是你卻不知道,正是那些只是提高了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思辨力,想象力,創造力,拓展了你的眼界,開闊了你的視野!同樣,現在孩子喜歡看的書,也不是你覺著沒用它就是沒用的!所有的經歷都不會白費,所有的知識都不會白學!只有善于運用的人才知道它的力量有多強大!(來源:現代快報)
想知道你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合格了嗎?趕快點擊 開始測評 免費測試一下吧!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