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5年,學校將發生的顛覆性變化
科技的進步,會讓學校教育發生怎樣的改變?英國白金漢大學副校長安東尼?塞爾登認為伴隨著就業需求的變化,學校教育將更加看重社交能力,老師和家長將厭煩一味追求成績,而個性化教育將從中收益。想知道你的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如何嗎?現在跟小U一起,點擊 開始測評 看看吧!現代的學校模式是在英國工業革命時期開始發展的,學校的最初使命是向工人階層教授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向精英階層傳授管理政府、企業和軍隊的能力。在這種模式中,老師站在講臺前授課,學生們被動地做筆記、應付考試,學校則根據考試成績給學生打分。從25年前開始,電腦對學校的影響日增,但電腦只是起著輔助教學的作用,并未對現有的教學模式產生沖擊——老師們不再需要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板書,取而代之的是在電腦上展示影像。這種做法加快了課程的進度,但卻沒有改變教學的基本模式。如今已是21世紀,在工業時代應運而生的學校模式顯然無法適應現在的需求。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范圍內,學校都面臨著革新。可以預見,未來25年,學校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有分析顯示,今后10年,機器將會在世界范圍內取代數以百萬的工作崗位。僅英美兩國就有接近1億人將面臨失業。面對這種形勢,學校必須積極應對。學校模式的第一大革新因素,來源于國際就業市場的變化。今年8月,美國哈佛大學一位教授發表論文指出,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前景和“錢景”都看好的工作,要求從業者擁有高超的社交能力。當社會對人際交往和合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時,在這些方面更具優勢的女性自然受益頗多。研究還發現,那些注重培養認知能力以應付考試的職業,如數據分析師、精算師、化學分析員等,都出現了就業率下降的情況。隨著產業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以上趨勢還將持續。此外,未來幾十年中,銷售、客服、餐飲、休閑、工人、機械操作乃至技工等領域的很多就業機會會消亡。今年11月12日,英格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安迪?哈爾丹發表演講指出,當前世界正面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場革命的標志物是“能思考會干活,能感知會篩選,能適應會實踐的新時代機器”。不可避免的是,這樣的機器將會在世界范圍內取代數以百萬的工作崗位。哈爾丹預計,在接下來的數10年里,英國就業市場中三分之一的崗位將會受到自動化浪潮的影響,使得1500萬人“下崗”。這意味著,僅僅在英美兩國,就有接近1億人將面臨失業。面對這種變化,學校必須積極應對,向學生傳授能在這一變革中立足的知識。時任英國惠靈頓公學校長朱利安?托馬斯曾這樣說,“在信息時代,仍然有大量的才能是電腦所不具備的,而這些才能正變得日益重要。盡管現有的評估體系對于這種人才‘軟實力’的認知不足,但頂尖學府仍會繼續重視‘軟實力’教育,使得他們的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靈活運用?!?/span>英國惠靈頓公學認為,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發展八大智能。如果這八大智能領域沒有在一個人的學生時代得到培養,那么在他們以后的人生中很可能就此沉睡。學校模式的第二大革新因素,來源于教師、學生和家長的轉變——他們開始反抗現代學校這一模式。在追逐成績的教育流水線中,教師們如同工廠操作員一般,喪失了個性和教育風格。教師變成了機器人,這種專業地位的下降讓他們感到厭煩。家長們也越來越反感學校一味追求考試成績并對學生加壓,他們懷疑,學校更看重的只是排名,學生只不過是排名爭奪中的工具而已——不幸的是,這種懷疑是正確的。至于學生本身,他們覺得學校消極無趣,因為學校不教他們獨立思考,只教考試需要的正確答案。學生們的聰明才智和想象力在乏味無趣的課堂上鮮有用武之地,只能在電腦游戲中得以發揮。英國惠靈頓公學是近10年來英國高中課程(A-level)考試成績躍升幅度最大的學校,我本人也是前不久才從該校的校長職位卸任。在這所學校,我們受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的啟發,努力培養學生發展八大智能。如果這八大智能領域沒有在一個人的學生時代得到培養發展,那么在他以后的人生中很可能就此沉睡。第一組是傳統的語言和邏輯能力,讓人擁有過上美好生活的智慧。第二組是自我和社會認知能力,指的是與團隊合作、激發他人潛力的才能。第三組是文化和體育能力,這是傳統的課外活動,也是與周圍青少年群體進行良好交往的一個重要因素。最后一組是道德和精神,前者有助于我們建立一個道德良好的環境,后者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莊嚴與美好,賦予我們豐富的想象力,使得生命更具有深度和意義。科技的進步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教師了?目前的跡象表明,對中學教師的需求量將會小幅減少,但對小學教師的需求將維持現有水平。革新因素中的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工智能(AI)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意味著學生能夠受益于個性化教育——學生坐在帶有攝像頭的屏幕前,攝像頭會讀取學生的面部表情,教學將會變成體驗式學習。如果學生無法正確回答問題,電腦程序將會辨別難點所在,并像老師一樣調整教學。在傳統課堂上,老師通常要面對二三十位甚至是五十名學生,這使得老師難以給予每位學生單獨指導,但電腦卻可以做到這一點。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已經開始興起,不過目前還沒有正式走進課堂。實現這一技術的成本也不高,只需為每位學生配備鍵盤、屏幕、攝像頭或感應器。過去,學生一旦遇到難點就會拖慢學習進度,如今,這種障礙已被掃除。在新的學習模式中,學生能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他們學得更專注、更快速。曾認為數學、物理或地理難學的學生將會發現,他們的學習得到大幅提升,他們能在進步中體會快樂,并下定決心面對更新的挑戰。科技的進步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教師了?答案并非如此。目前的跡象表明,對中學教師的需求量將會小幅減少,但對小學教師的需求將維持現有水平,因為在指導、鼓勵、維持秩序并全面關注個體發展等方面,年幼的孩子仍然離不開老師。未來的學習將會變得更快速、更高效,課堂活動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教師的專業性也因此更為重要。不過,教師們從此可以不用每晚熬夜批改作業,而由電腦代勞;也不再需要為絞盡腦汁寫家長報告而煩惱。學校將根據學生的需求給予清晰的指導,幫助他們取得進步。從此,成功的學習真正成為教學系統的核心所在。只有那些了解即將到來的變革的學校,才能在未來幾年中得以繁榮發展。我們不應畏懼將來,因為未來的教學范圍更廣泛,教育更全面且更具啟發性。學校應當永遠是啟蒙、培育學生的地方——眼下只有少部分學校做到了這一點,而這場教育變革將使得所有學校都成為這樣的圣地。“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只為通過考試,進入21世紀,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軟性能力?!?/span>安東尼?塞爾登爵士在參加上?;蒽`頓教育節時發表了上述觀點。他還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智力計算公式,包含邏輯推理、創造力等八大智能領域。有意思的是,英國的兩位首相也運用這道公式做過測試,卡梅倫得了63分,戈登?布朗則只有17分,成為得分墊底的首相。惠靈頓公學是英國王室創辦的貴族學校,最著名的課程要屬為13至17歲學生開設的幸福課程。塞爾登爵士在這所古老的名校里引入了幸福課。他說,“在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太過重視那些有形的東西,卻忽略了一些無形的,但在很大程度上能影響孩子一生的東西?!?/span>在安東尼?塞爾登看來,許多教育系統將考試視為評價學校好壞的唯一檢驗標準。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前景可觀的工作更需要高層次的社交技巧。這種專屬“人類”的技巧無法被電腦所取代??荚嚬倘恢匾?,但交流技巧、領導力、團隊合作和創造力也同樣重要。塞爾登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智力概念。在他看來,智力并不是考了多少分,而需要運用全新的公式來計算。這個公式包括推理邏輯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造力、協調能力、自理能力、社會能力、是非道德判斷力和精神愉悅能力等八種能力。每一項能力的滿分為10分,一共是80分,若你的總分低于30分,可能就應該受到關注了。那什么樣的人才能得高分呢?塞爾登的答案是,擁有成長性思維的人。他解釋說,有別于固定思維,成長性思維的人能看到改變,他把任何事情都看成是一個機會,而不是問題,他的思維不是僵化的。因此,他每項能力的分數都會增長,好的教學體系應該培養出成長型心態的學生。“我們相信,成長性思維能帶來改變?!?/span>(來源:文匯教育微信公眾號)
想知道你的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如何嗎?趕快點擊 開始測評 看看吧!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