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看,國內互聯網教育公司的盈利模式較以較為直接的方式面對付費用戶為主。大體上可以分為內容收費、廣告收費、技術服務、咨詢服務、軟件收費、平臺傭金這六種,其中按內容收費和對廣告收費這兩種盈利模式相對傳統,但盈利性尚可。
1)內容收費:教育內容作為教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其質量優劣將對能否直擊用戶痛點、培養消費者粘性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作為在線教育最傳統的收費模式,按內容收費在最早期的網校、培訓課程中已經被利用。其內容類型包括學習視頻、學習工具、文檔資料等,以新東方、好未來、正保遠程教育等為代表企業。然而隨著基礎內容全部免費的趨勢逐漸明顯,在未來,內容提供商的盈利點或將轉向大數據下的更具個性化的專項內容提供。2)廣告收費:按廣告收費也是傳統的盈利模式之一。目前比較普遍的是按點擊次數收費,其形式具有多樣性,從網絡橫幅、圖表廣告再到多媒體動畫等。幾乎所有的教育類網站都會提供一定數量的廣告位,但是能夠單獨依靠廣告來盈利的還只是少數具備品牌優勢、能帶來大流量以及高點擊量的網站。該模式只能作為已經初步接受市場認可的互聯網教育公司的附屬盈利點,且難有創造性的增長,初創企業僅靠廣告彌補巨額投入將難以為繼。3)技術服務:是指將互聯網技術更好地應用于教學的全過程,進而提升互聯網教育的用戶體驗。行業內的技術提供商包括拓維信息、啟明科技、科大訊飛、方直科技等,作為教育產業鏈內的重要一環,這些公司分別專注家校互動、學習信息化建設、提供語音視頻工具、提供高速網絡及終端等方面的技術支持。以語音技術應用覆蓋各領域的龍頭企業科大訊飛為例,在教育業務領域,公司積極推廣教育云平臺、課堂教學軟件、評價系統等產品在內的區域教育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4)咨詢服務:主要形式為在線對用戶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出國留學、職業發展或考證等領域的困惑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該模式具有高互動性、針對性的特點,由于大多數在線咨詢業務的服務時間為24小時,因此在線咨詢擺脫了傳統教育機構面對面咨詢的時間與地點的束縛,為用戶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以立思辰為例,其控股子公司樂易考科技有限公司擬于本月下旬推出大學生就業領域的APP,旨在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咨詢等各項具有群體和內容針對性的服務。咨詢結合移動互聯網的形式,迎合了當下4G與智能手機普及、大學生就業難的局面,或將成為立思辰新的業務增長板塊。5)軟件收費:是指為終端進行付費軟件的安裝。行業內的收費軟件提供商包括方直科技、歌華有線、立思辰、數碼視訊等。以方直科技為例,公司主要產品即是金太陽教育軟件,包括學生教材配套軟件、教師用書配套軟件。6)平臺傭金:該模式是指對進駐平臺的教育機構收取傭金,進而允許教育機構在平臺上提供視頻課程和學習資料,在為平臺帶來優質教學內容進而吸引用戶的同時,實現了與缺乏網絡資源但教學資源豐富的教育機構的互利共贏。對于互聯網巨頭旗下的教育品牌而言,平臺分成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模式。以淘寶同學為例,該平臺現有開課吧、中公教育、優米、華圖網校等74個入駐機構,大大充實了平臺在K-12、職場培訓、興趣愛好等領域的教學資源,進而將淘寶同學打造成一個深耕教育領域頗具延伸度的綜合性平臺。
在我國“互聯網+”概念引發各行業高度關注前,美國、韓國、歐洲等國家地區就已經率先進行了互聯網交叉全行業的變革。在互聯網教育這場競賽角逐中,美國可以說是領跑全球的玩家。據2012年GSV關于教育行業的報告指出,2017年美國教育市場總規模將達18055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28.33%,其中在互聯網教育領域,美國市場占到了25.68%,其全球行業領先地位不言而喻。下面以美國為代表來分析國外互聯網教育的盈利模式。
1)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規模開發在線課程。自2012年至今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代表性平臺包括Coursera、UdaCity、edX及Lynda。目前MOOC的盈利模式主要分為向用戶收費和向其他組織或個人收費。向用戶收費包括對用戶的認證收費(如Coursera的Signature Track認證)、付費考試(如UdaCity、edX的監考考試)、高級專業培訓課程的學費等。向其他組織或個人收費包括向招聘企業收費(如招聘公司付費訪問學生選課結果,確定是否存在潛在的員工)、與合作企業的利潤分成。在利潤分成模式的實踐探索中,Coursera、UdaCity以及edX都和全球最大的聚會網站meetup合作為線上的課程參與者提供線下交流機會。
2)高等教育:美國互聯網高等教育的發展得益于其開發的教育體制所提供的巨大創新空間。其盈利模式與傳統高等教育類似,按照學分收費,學生按照規定修滿一定學分后可以獲得相應學歷,范圍涵蓋了從大學預科到博士的多個專業學位,包括MBA學位。在Google發布的2014年全球大學熱搜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和第三均為網絡大學,其中第一名為美國鳳凰城大學。作為美國最為成功的網絡大學,在2015財年第二季度,鳳凰城大學凈收入達到了4.88億美元,其中通過學位授予向學生收費所得凈收入達4.78億美元,占到了97.99%,所以可以說學費收入幾乎是網絡大學的唯一收入來源。鳳凰城大學在第二季度的凈收入占到了集團總收入的84.31%,而在2002年,這一比例僅為三分之一,由此可見網絡大學模式在美國的高滲透率和高接受度。
3)K12教育:美國K12互聯網教育在整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補充實體學校教育的混合型網絡教育,二是能夠支持學生完全在線完成學業并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州教育部門執行的測試達到法定學分要求的全日制網絡學校。圍繞這兩種教育類型,出版商、軟件公司、互聯網公司等跨行業的內容、技術、平臺提供商紛紛參與其中。在美國互聯網教育市場中,一個成熟的公司兼具了內容、技術、平臺提供商的角色,成為綜合性、全方位的行業領導者,K12國際教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公司大部分收入來自于與虛擬公立學校和混合公立學校的長期服務協議。除了綜合性的課程目錄,包括書本、實體材料、學生電腦,公司也為學校提供多樣化的以課程、管理、技術、學術支持、教師培訓等資源為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而這種類型的業務常常是以連續多年的協議形式進行。2012年至今,公司在該業務領域的收入的占比始終保持在84%以上,且呈逐年遞增趨勢。公司自2012年的客戶——俄亥俄州虛擬學院和位于賓夕法尼亞州的阿格拉網絡特許學校在2014年給公司分別帶來了14%和11%的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