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眼中的K12在線教育:大部分在線教育產品都處在耍流氓階段
很多時候,創業都是一廂情愿,在線教育的觀點太多,從業者、創業者、旁觀者……,學生究竟怎么看待在線教育?SillyL同學認為,在線教育的提法是存在問題的,合理的用詞應該是在線學習,開發產品的宗旨應當是為學生提供學習的便利,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出去在線教育的概念,小U也認為,較高的學習效率可以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擁有較強的時間管理能力的學生經常表現出較高的學習效率。想知道你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如何嗎?跟小U一起,點擊 開始測評 看看吧!我是SillyL,先從一個學生的角度出發,列一堆顯而易見的問題:應試壓力這么大,留給我自由支配的時間有多少?在極其有限的自由支配時間里,我放著游戲不玩,電視不看,韓日不哈,小伙伴不約,憑什么?從一個假定的前提出發,我愛學習,我學,OK,你能為我提供什么?在線視頻?你不覺得對著一小塊屏幕看與學校課堂一般無二的視頻幾十分鐘是十分反人類的嗎?在線做題?作業我都做不完好嗎?學校發的試卷摞成山了好嗎?什么?在線題庫大而全,分類合理,及時測評,及時對答案,提高做題效率。如果我靠著做題對答案就能提高成績,學習對我來說根本就不是個事兒好嗎?可是你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啊!碎片時間我用來刷朋友圈、微博,聊QQ、微信干什么不好?僅剩的這點空閑時間你都要剝奪?作業神器,哇靠,好東西,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作業。什么?付費,你知道幾道題的錢一包辣條沒有了嗎?用一包辣條的錢去買百度一下就解決的服務,你別當我未成年就不考慮性價比好嗎?O2O,什么意思?就是從線上了解輔導信息,線下去找老師上課。首先,我不愛了解輔導信息,傳單收得夠多了,我都直接扔的,再說找老師上課這種事從來都是我媽單方面決定的。線上可以幫你降低課外輔導的成本呀,而且我們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線你可以聽課,答疑,與老師互動,還可以和小伙伴交流呢……打住,再次聲明,課外輔導一直是我媽單方面決定的;其次,我不愛上課,我愛下課;第三,我的小伙伴在qq、微信、微博、貼吧。綜述而言,做在線教育首先會遭遇貨架瓶頸,學生能夠自己支配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在這個有限的時間里,在線教育的競爭對手是娛樂,沒有外在強制性,在線教育產品想從一眾娛樂產品中分走一杯羹,沒有這種可能性。在線教育爆發的那一天,一定是將線下輔導行業擠出貨架的那一天。起碼,現在,在K12階段,線上教育取代線下輔導的趨勢連小火苗都看不到。線下輔導解決了一個核心需求,家長望子成龍的需求。線上教育從業者甚至沒有明白這一點就悶頭闖了進來。教育,某種程度而言,是反人性的,不能給人帶來愉悅感,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也很難給學生帶來價值感。線下的K12教育,無論是學校教育也好,課外輔導也好,維持其運轉的是強制、紀律、倫理等一系列違背人類天性的外在因素,而這些字眼幾乎與互聯網生態天然相悖。將線下教育的理念搬到線上,等于作死,因為線下的所有理念,殊途同歸,共同構成一個迫使學生就范把學生訓練成考試機器的強大體制。現階段,沒有任何一個線上教育產品在理念上有所創新。當然,有一些答疑軟件短期內獲得了海量用戶,只是因為其釋放了學生壓力,但這不是一種可以盈利的模式,因為,花錢炒作業這種事與當前的教育倫理有悖。這些產品只是暫時繞開了問題,接下來怎么走還是一個問題。而且,在線教育這個提法本身很有問題,從廣義上說,這些產品當然是在做教育,廣義上增進知識、技能,影響精神品質的活動都是教育。刷微博,聊QQ都是教育。如此理解有什么意義?狹義上的教育是施教者對受教者施加影響,有目的有計劃地把受教者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人得活動。這個定義是站在施教者的角度出發,這與互聯網用戶至上的原則是違背的,宗旨既乖,趨向自異。我認為,合理的用詞應該是在線學習,開發產品的宗旨應當是為學生提供學習的便利,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提高效率,現階段,我基本沒有看到任何一款產品帶來了這種價值。當前在線教育的從業者甚至對學習缺乏基本的認識,他們長期浸淫在外行顛覆內行的互聯網思維怪圈里,對前人對學習進行的大量的研究視而不見,教育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教師是專業技術人員,本質上和程序員是一樣的。舉個例子,稍有一些教育理想的教師都會知道,知識技能的學習包含了動機——準備——獲得——保持——回憶——概括——作業——反饋一整個閉環,正面的反饋能激發學習動機,負面的反之。陳述性知識的學習和程序性、策略性知識的學習也存在巨大差異。對心智還未成熟的學生來說,只有在一個特定環境里(學校)才能完成這一整個學習流程,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需要教師輔助。如果一款在線教育產品,不能回答它在哪一個或者哪幾個環節上給學生創造了價值,不能幫助學生掌握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識,那就是耍流氓。以我的了解,當前的絕大部分在線教育產品都處在耍流氓的階段。在線教育或者在線學習,互聯網都只能是工具而已。它能做的,只是為專業人士提供便利,暫時,我還沒看到哪一款產品被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當然,如果這些人能進化成內行,或者能夠用技術復制出線下的學習環境,并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樂趣和價值感,以上這些話,是可以全部推翻的。(來源:輔導圈 作者:知乎sillyL)
想知道你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如何嗎?趕快點擊 開始測評 看看吧!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