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4.0: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飛
“互聯網+教育”勢必給傳統班級制教育帶來深刻革命,但其并不是傳統教育的掘墓人,而是傳統教育改造升級的推動力。政府、學校、家庭應以開放的心態迎接“互聯網+教育”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隨著“互聯網+”被納入國家戰略,互聯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激情”改造著各行各業。盡管信息技術早已進入校園,在線教育網絡和課程建設一茬又一茬,但以教師講臺授課為主的教學形式沒有改變,或許PPT代替了黑板,學生手里多了Pad,但課堂仍舊是那樣的課堂。究其原因,是互聯網對教育的沖擊力度還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教育的傳統生態。“但現在不一樣了。”華東師范大學考試與評價研究院院長、慕課中心主任陳玉琨說,“進入新時期,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技術革命正把教育帶向教學自組織、學習社交化、思維可視化的4.0時代。”“互聯網+教育”勢必給傳統班級制教育帶來深刻革命,但其并不是傳統教育的掘墓人,而是傳統教育改造升級的推動力。政府、學校、家庭應以開放的心態迎接“互聯網+教育”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一間教室、一位老師、一塊黑板,這是傳統的課堂,是千百年來人們學習知識的最主要形式。時至今日,課堂模式的某些弊端日益凸顯。——教學模式過“死”。教師一板一眼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受教學計劃限制,教室講課時通常圍繞教案進行,什么時間講課,什么時間提問,給學生多少時間回答問題等都經過預先設計,“填鴨式”課堂難免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教學組織過于“被動”。傳統的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往往處于緊張狀態,學生學習方式較為被動并缺乏個體性,課堂上很少有思維的交鋒和智慧的碰撞,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太注重“應試”。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看掌握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也基本上是看教師的教學成績。偏重結果評價而忽視過程評價造成的結果是:壓抑了學生學習的自信與積極性,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得不到應有的培養。此外,在大學,長期擴招導致課堂越變越大,一個老師經常要面對上百個學生,校區間相隔太遠也造成教學效率下降。而且,培養一名好老師并非一朝一夕,使不少高校面臨師資隊伍和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互聯網正好切中了傳統教育的痛點。”陳玉琨說,正如印刷術的發明大大推動了學堂教育的發展,互聯網作為一種全新的媒介,也將從時間和空間上解決傳統教育無法解決的問題。一是打破了權威對知識的壟斷,讓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使人們隨時隨事隨地都能獲取想要的學習資源。二是教師和學生的界限不再涇渭分明,教師僅是“較早獲取知識”的那個人,因此教師的自身定位要從“學生學習的教練”變成“伙伴和引路人”。三是極大地放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價值,一個優秀教師甚至可以服務幾十萬名學生,傳統的因地域和師資差別導致的教育鴻溝理論上也將逐步縮小甚至填平。此外,互聯網將加速教育自我進化,傳統教育中低效率、不公平的一面將被逐漸剔除,使教育生態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華東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思維可視化教學實驗中心主任劉濯源提出,教育4.0就是在信息智能文明時代,以滿足學習者心智發展為主要教育目標,以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為信息載體和傳遞方式,以教學權威組織結合自主學習社群為組織形式的教育新形態。上海交通大學慕課研究院院長助理余建波表示,教育4.0時代的“互聯網+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質特性的基礎上,用互聯網思維及行為模式重塑教育教學模式、內容、工具、方法的過程,是一個質變的過程。一次跟蹤試驗中,陳玉琨發掘了數據對教學研究的非凡效果:大部分學生學習在線數學視頻課程的順序是循序漸進的,但在課程進行數周后,學生們跳回了第3課。分析發現,第3課是一堂數學知識的復習課,顯然是學生對自己的解題能力信心不足。由此,陳玉琨知道了要在何處增加更多的知識回顧。“教師通過數據分析結果,可以即時進行教學控制和教學反思,學生也可以盡快發現學習中的不足。”陳玉琨說,基于大數據應用,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得以實現,教師也能針對不同學生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不會再忽視某一個學生。“國內高校從多年慕課實踐中得到的最大收獲是:盡管慕課仍強調‘講壇上的賢能教育’,但它能產生大數據,數據能揭示什么樣的學習是有效率的,進而引發教學角色、課程模式、評價方式的徹底變革。”余建波說。大數據應用是教育4.0的表征之一。“互聯網+教育”或將帶來以下幾方面的變革。一是教學模式從固定時空教學向線上線下混合型轉變。可以不再是先教后學,學生先不受時空所限自主學習,再把問題帶到課堂,在老師帶領下進行探究學習,這將有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二是課程更加媒體化、可視化、智能化。在保障知識體系科學完整的基礎上,各領域前沿知識可借助互聯網快速刷新學校教材和課程,改變課程內容更新慢的現狀。同時,更先進的課程外在封裝形式將使學習內容更直觀清晰,更人性化,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三是更多免費教育平臺得以搭建。要想實現教育更高水平的均衡,優質教育資源的平等共享尤為重要。專家表示,互聯網教育的未來不再是將傳統課件搬上網絡,而是打造一個匯聚更多優質課程的免費社區平臺,讓學習者在強烈的學習氛圍、真實有效的互動中實現自我增值。四是互聯網教育實現更多社會認證。人們自然希望學習完線上課程后,獲得相應的社會認可。眼下,美國個別高校已為出色的慕課學習者頒發文憑,業內人士稱,未來將有與互聯網學習內容相匹配的證書得到認可。大勢不可逆轉,如何面對機遇與挑戰?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副董事長徐儉表示,教育信息化推行以來,對我國教育教學變革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形式主義。部分中小學所謂的“校校通”、“班班通”只是將傳統的教育模式和體系搬到互聯網上,并無結構性變革,沒有教育理念的創新。他認為,“互聯網+”時代,教師首先需主動轉變觀念,以平等視角對待學生,這是實現良性互動的保證。其次,教師本身是最好的課程,要賦予所授課程個性和風格,帶入真情實感,使自己成為無法被技術取代的教師。與此同時,學校和教師都要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用戶思維,關切、理解學生的需求,提升信息化應用能力;借助大數據應用促進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授課形式差異化及評價方式的“綠色多元”。互聯網作為一種強大的外部力量,被寄望于改變我國基礎教育“圍繞指揮棒教學”的功利化趨向,但這一目標還需教育行政部門主動作為,如鼓勵教師對教學的研究投入,注重教育教學方式創新,加快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改革考試選拔制度等,營造出按教育規律辦學、以教育質量與教育服務吸引人的良性氛圍。此外,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了一批“O2O”互聯網教育企業的興起,作為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它們的地位應當予以尊重和保護。(來源:半月談網 記者:吳振東)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
国产偷摄中国推油按摩富婆
|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
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
|
日韩欧美在线不卡
|
久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亚洲欧洲日产国无高清码图片
|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国产解说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五月天
|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高h尿在里面bl
|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av
|
久久久久久婷
|
国产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
|
赤裸人妻撅起肥白大屁股
|
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
|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
国产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色吊丝中文字幕
|
欧美激情A片久久久久久
|
在线中文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XA片
|
免费女上男下xx00xx00视频
|
777米奇久久最新地址
|
夜鲁鲁鲁夜夜综合视频欧美
|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2022
|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高潮
|
狂野AV人人澡人人添
|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不卡手机免费
|
日本老头老太XING交
|
国产国语在线播放视频
|
www.蜜桃av
|
2018年国内精品视频
|
德国一级毛片
|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