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培訓人,無論是菜鳥還是大咖,都應具備五大素質:戰略意識、客戶意識、品牌意識、學習意識、主動作為。
第一點素質,要有戰略意識
我們說培訓本質是一場內部服務營銷,面向的客戶是公司、業務部門和員工。目的是通過員工知識、技能、態度的提升與轉變來促進業務績效的提升和公司戰略的落地。所以,培訓想要有效,首先是針對性要強。
怎么有強針對性?重要的是要挖掘組織層面-----公司層面的需求。公司的需求是什么,是基于戰略衍生出來的。沒有戰略意識的培訓人,是無法把握好組織層面的需求的。而組織層面的需求是會導致業務與員工層面的需求發生變化的。因此,把握不好組織層面的需求,也就無法贏得培訓的最大最重要的客戶------公司的贊譽。
這是培訓人的第一點素質,要有戰略意識,否則,你就無法把握趨勢,工作做到有前瞻性。
你的服務對象是誰?這個一定要搞清楚。做好培訓,你需要挖掘需求,設計培訓方案,然后推銷給服務對象。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明白挖掘誰的需求?針對哪些人提供培訓,怎樣讓他們明白你設計的培訓產品于他們的價值及意義,并且愿意來接受你的服務?如果沒有客戶的意識,而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安排及設計的培訓有價值,那可能就會遭遇滑鐵盧。所以,一定要學會以客戶為中心來開展培訓,做到這一點,獲得高滿意度的培訓是不會有問題的。
這個品牌,既是你打造的培訓產品的品牌,也是你個人的品牌,兩者是有機統一的。你做的有品牌的培訓產品越多,那么你的個人品牌的價值量就很高。做培訓項目,一定要有精品思路,堅持不懈地做下去,讓這個產品在員工中一提起來,就具有很高的美譽度,那么這個培訓項目的品牌就豎起來了。此時,不愁沒有人愿意參加此培訓。
什么樣的項目適合長期做下去?那就是跟戰略相關的一些項目,比如人才梯隊培養項目,新員工訓練項目等等。這類項目一般具有長期性的特點。對于短期項目,也同樣要采取精品思路,但是這類項目通常是組織層面非常重視的項目,你需要精心地調查、設計、組織實施。品牌意識可以讓你打造出高質量、廣影響的項目,通過以點帶面,取得整體上的突破,有助于你在企業內推動整個培訓的組織與實施。
做培訓的人,一定要有開放的心態,眼光不僅要留在公司內,也要時常光顧公司外。只有內外結合,不預設結論,你才可能與時俱進,不斷為公司內客戶提供專業的價值服務。要做到這一點,必須:
第一步:泛學。泛學,也就是無目的的學,不要學得深,但是要見多識廣,要讓自己有見識。怎么讓自己快速見識多廣?廣泛的閱讀和與人交流,認真的傾聽。別人的經驗和觀點可以讓你很迅速地變得見多識廣起來,這要比你自己去一件一件的經歷要快得多。有人說這有什么用?有什么實用性?
試想,我們要解決一個新問題,我們得知道解決的問題的知識和方法是什么,或者是在哪兒可以獲得。如果你不知道,估計你要摸索半天,效率低下還不一定能找到答案。但是由于平時泛學的積累,可能會時你在解決問題時,思路和視野更寬,也更快!因為你可能知道誰曾解決過類似的問題,有個方法跟解決此問題有關。這樣你可以快速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但這終究是停留在表面,還沒有深入的感受和認知,所以需需要第二步的學習。
第二步:專學。所謂專學,也就是也結合具體的課題開展深入研究。前面的泛學已經為你專學奠定了基礎。你只需要結合具體的業務課題沿著選定方向深入的研究下去。此時可以搜集各方面的專著、文獻進行專項學習、向專家請教、旁聽課程,研究其中的道理,然后再與具體的課題結合,制定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就是專學。
專學讓你更有深度,但是這個還不夠,書上得來總覺淺,許多東西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在實踐中可能會不行。這就是前人的經驗中可能存在的盲點所致,也可能是你專學無法認識到。這樣就需要你開展第三步的學習,叫行學。
第三步:行學。所謂行學,就是要將自己研究所得應用于課題的執行過程中,從實踐中檢驗自己當初的理解是否正確,然后作修訂。這樣就會形成新的課題,需要重新你動用泛學和專學階段所了解到的知識,重新總結和提煉,形成規律以去指導實踐。這就形成了學習循環,學習不斷循環,你的知識和能力也就會不斷增長,而這個過程也是學與用的結合。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學習都無法有效完成。所以,平時的泛學,無目的的學是非常重要的。
這三步學習法是環環相扣的。尤其是第一步,很重要,這是基礎。泛學讓你有廣度,讓你可以與不同的業務負責人對話。專學與行學讓你有深度,會讓人愿意尊重的意見。
陸游詩云:位卑未敢忘憂國。一個培訓人,也可以說不能因為職位低或者培訓業務地位低,而放棄自己的責任,隨波逐流。一定要有主動的意識,任何事業都是打拼出來的。你只有懷抱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你才可能主動去尋求業務的突破點,主動去做一些有挑戰的事情,主動去打破領導人對培訓的價值期望,讓領導人對你和培訓產生更高的驚喜。沒有主動挑戰、擔責的意識,培訓人不可能有所成就。
這種主動作為首先體現在第一點素質,戰略意識。主動提出和做一些與戰略相關的項目,提前做好資料研究等等,不要等著領導人給你下命令。而且,培訓人還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態,否則,你所期望的東西,你永遠都不會看到。
比如說,一個體系的建立,真的可能是好幾任培訓人接力作出的結果。如果你只是想自己建成,在企業中,現實性可能真的很低。但是你建造好其中的某一部分是完全可以的。這是另外一種主動。
來源:中國人力資源網
作者: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