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有些專業雖提出選考科目要求,但總體來講考生選擇面還是增加的。設限專業(類)最多的是物理81%,而后是化學64%,再次是涉及36%的技術。
據統計,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組合的考生,可選考95%的專業;選擇政治、歷史、地理組合的考生,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科生,可選考66%的專業。
而現行高考中,文科生只可報考約34%的專業(類),理科考生只可報考約66%的專業(類)。
所以改革后的高考,雖有些專業存在設限科目,但總體上,考生選考任何3門,至少都可報考約66%的專業(類),也就意味著,相比現行文理分科高考,考生專業選擇面是大幅提升的。
那么,相對以往的固定化文理科高考報考,改革后的高考就出現了很多報考選擇。
對于邏輯能力相對較強的理科生,很多會選擇完擅長的理科之后,綜合難度和興趣去選擇一或兩門相對簡單又有趣的文科——歷史地理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而對于文科生,選擇理科的概率很低,因為物理化學邏輯能力很強,生物計算的部分又很難,因此,文科生大部分還是會選擇文科。所以易提分文科小科目的競爭會變得異常嚴峻;
因此,高考改革后原文科歷史地理會出現的巨大需求缺口。
但放眼望去,一些大的教育機構品牌,全國幾乎沒有很強大的文科品牌。
所以教育機構需提前做好文科教師儲備,或集中精力成立頂級的文科品牌來分享即將到來的高考改革帶來的早期紅利。其次對于某些省份來說,技術(非文非理,更多的是工科的思維)作為新興起卻占據36%的設限專業,也將成為一個巨大的教師需求缺口。
機遇二
短期班、沖刺班需求量急劇增大
一方面,高考改革英語及物化生等小科目考試頻次增加,學生會不斷刷分,沖刺班會成為學生家長的首選。
其次,分層教學導致某些班級人數較多,教學效果較差。從科目類別上講,相對容易的科目學生人數過多,老師短缺,班級人數會非常多。從科目分級來說,三四線城市教學可能會由于分級不明確,無法實現個性化,這都會導致較差的教學效果,從而形成孩子對補課的需求缺口更大。
再有,“分班考”倒逼準高中生知識搶先學,競爭優質教師資源。新高一開學后,就將面臨“分班考”,優質講師將帶領尖子班,很多學校會拿高一期中考試成績作為標準,這就倒逼準高中生們要全力以赴做好高一(上)課程的大規模的預習準備以便高一期中來爭搶優秀師資。因此會出現中考畢業生更大批量的高一預習班需求。
因此,教育機構需加強初升高預習班、考前沖刺班等的教研能力。
機遇三
專業解讀類產品及課程成為熱點
高考改革導致學生自主性增強,高中生在高一或者更早就要清楚自己將來所要報考大學專業的大概方向,有側重的進行相關科目的學習或提前學習來提升高考競爭力,也就意味著初高中生需提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首先,機構可以針對高中家長及學生開設高考專家政策解讀、未來專業分析、最優選科技巧等實用公開課,我們可以在高考解讀公開課后開設熱門專業所對應科目進行搭售。
對初中生而言,也可根據未來專業選擇的方向,提前開熱門專業預科班,進行初等知識的授課,緩解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
其次,機構或學生自身為了更加客觀的分析評價適合專業,對于結合國家政策進行未來熱門專業預測的專業在線測評教育系統(包括學生各科試卷掌握水平及興趣度、未來可能興起的專業)將會產生重要的需求。
機遇四
校園管理系統等在線教育產品將加速占據教育市場。
首先,對于新課改的分層教學,公立院校由于校區、教室、教師等教學資源與學生的匹配會花費巨大的時間及精力。
因此,公立學校對于一套可以智能優化校園排課或對學生個人學習時間進行規劃的排課管理系統,具有極大的需求。并且由于學校各類數據在管理系統中的逐漸沉淀,會導致公立學校更換學校管理軟件成本極高。
其次,由于每個學校學生選擇不同科目學習的人數每年會有波動,可能造成某些科目班級人數過多的情況。
人數過多就會直接影響聽課效果,存在課堂知識“吃不好”“吃不透”“吃不飽”的現象。因此一些優質的互聯網線上輔助教學產品,如:百度傳課、私播課(新東方)、猿題庫、作業幫等在線教育產品,很有可能作為學校課堂的補充而得到廣泛應用。
總結
作為線下教育機構負責人,需明晰原文科科目歷史地理將出現的巨大需求缺口,做好短期班、沖刺班的教研培訓,以及高考改革的專業解讀。
(來源:校長運營圈 作者:齊超波UncleW)
想知道你的學生更適合什么專業嗎?趕快點擊 開始測評 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