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確提出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后補助等方式,鼓勵企業和社會機構根據教育教學改革方向和師生教學需求,開發一批專業化教學應用工具軟件,并通過教育資源平臺提供資源服務,推廣普及應用。
此外,教育部還提出要加快推進中小學“寬帶網絡校校通”。通過推進薄弱校的互聯網接入,實現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到95%,其中10M以上寬帶接入比例達到60%以上,使普通教室全部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城鎮和農村中小學比例分別達到80%和50%。
第三,普及基礎教育信息化教學常態化應用,新增參與“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中小學教師200萬名,新增“曬課”200萬堂,評選年度“優課”2萬堂,通過推廣“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師”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本次《要點》中,教育部明確提出要加強高等教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教育部將繼續建設800門左右的優質在線開放課程,并鼓勵高校進行廣泛共享;同時,還將指導高校利用在線開放課程探索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推動中國優質在線開放課程走向世界。
2016年,教育部將繼續建設100個左右的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并試點開展優質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資源庫建設。
同時,還將繼續推進國家開放大學云教室的建設與應用,啟動國家開放大學1萬門五分鐘課程建設、1500學時視頻課程學習資源和“國家開放大學文獻數據索引庫”建設。
3、推廣中華傳統文化方面:
2016年,教育部將啟動全球漢語漢字和中華傳統文化學習網絡平臺建設。開展“中華經典資源庫”數字化工作,完成第一期資源庫網絡發布。開展中國語言資源采錄與展示平臺建設,完善普通話水平測試信息化管理系統,啟動智能化測試試點和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建設。
加強網絡孔子學院建設,進一步豐富網絡漢語教學資源,優化在線課程平臺,實現網站注冊總人數超過1000萬人、注冊學員60萬人、在線課程30萬節,并與5家海外孔子學院合作開展O2O教學。
教育部提出,要深入推進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建設500學時的優質網絡課程,征集加工200件優質培訓微課程,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教學培訓緊密結合,完成不少于200萬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專項培訓。
(來源:芥末堆 作者: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