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翻看朋友圈,好幾位同行在學習《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其中對“建立信任”上采取的方法是:首先問自己,回顧自己在哪里長大,家里排行老幾,童年經歷的最困難最重要最特別的挑戰是什么,然后用高大上的DISC測評,最后得出建立信任的唯一方法是敞開心扉、毫無保留(Open your heart,Without reservation)。
優學人才發展管理平臺(www.eyouxue.com)可以為您提供:01立體評估團隊效能;02診斷團隊效能影響因素;03配套反饋服務和團隊建設建議;
前幾天翻看朋友圈,好幾位同行在學習《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其中對“建立信任”上采取的方法是:首先問自己,回顧自己在哪里長大,家里排行老幾,童年經歷的最困難最重要最特別的挑戰是什么,然后用高大上的DISC測評,最后得出建立信任的唯一方法是敞開心扉、毫無保留(Open your heart,Without reservation)。
這種方法能不能解決團隊建立信任?能,但不一定。首先,回顧人的童年,是可取的,但沒有回顧到一個人的現在,要知道“三歲看到老”不一定是真理;一個人的價值觀和性格形成基本上是在高中時期的青春期,僅僅以童年一個點來忽略整體,以點帶面了。其次,DISC測評這玩意,其理論形成是構建在一定的基礎上,而不是構建在普遍的基礎上;再者,掌握DISC測評的原理、方法和使用到什么程度,需要衡量。最后,給出建立信任的方法究竟怎么操作?考慮了時空、對象了嗎?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完全可以對自己對接觸到的人進行一個回顧總結,從中就可以得出建立信任的思路方法。
1.總結出個人信任的“試金石”或你所在團隊的信任基石。
用老外的思維,就是建立一個模型。人際之間,團隊內部,信任無非就是看幾個方面。經常聽到某人說某人可靠,那么,在TA的心中,“可靠”就值得信任;也有人說某人不錯,那么,在TA的心中,“不錯”就值得信任……如此等等,如果我們做個有心人,把自己經歷的、看到的、聽到的有關信任的話語總結提煉,就可以得到因人而異的“試金石”或者你所在團隊的基石是什么。
團隊信任,無非就是幾個方面:
第一、TA是否為人正直可信賴?譬如:能不能誠實待人?能不能知錯認錯?能不能尊重別人?是不是愛背后說人?是不是保守秘密?是不是對人真誠?是不是喜歡評頭論足?……這些行為TA是到什么程度?加分項還是減分項還是一般項?
第二、TA是否信守不渝靠得住?譬如:能不能守時?是不是有條理?能不能說到做到?是不是一言九支足?敢不敢擔當?是不是不拋棄不放棄始終如一?是不是堅持持之以恒?……這些行為TA是到什么程度?加分項還是減分項還是一般項?
第三、TA是否有本事有能力?譬如:譬如:是否是高效率高質量完成目標?能不能搞定工作問題?是不是分享經驗幫助他人?是否是工作得心應手?工作上能不能精益求精?……這些行為TA是到什么程度?加分項還是減分項還是一般項?
第四、TA是否在乎別人善溝通?譬如:是不是對你感興趣?是不是善于聆聽?友好相處?是不是有同理心?是不是說出自己?是不是虛心請教?能不能稱贊別人?……這些行為TA是到什么程度?加分項還是減分項還是一般項?
2.區別出“試金石”的真偽。
什么人在什么環境、什么時空條件下,TA的信任表現形式是什么?不斷拿著“試金石”去測試,就會得到TA在信任上的多維表現,得出最終的一個信任分:TA的哪些行為能增進信任,哪些行為不能。這樣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
老外喜歡搞評分調查表,動不動喜歡拿個測評表去測試,這樣做也無不可,但前提是:構建起被測試人對測試者的信任。往往老外靠的是溝通(書面的或者口頭煽情),可是忘記了建立信任是需要時間的,一次書面或口頭的溝通就能建立信任?有些人能做到,有些人做不到,因人而異。
3.強化訓練,糾偏促進信任。
當拿到信任得分表之后,就看出來TA的哪些是高分項,哪些是低分項。針對高分項如何使其進一步保持,針對低分項如何使其提高,下狠心地量身定制方案訓練他。這種量身定制的訓練方案,有可能是一次深度談話,有可能是某個工作事件,有可能是某個人相處,等等,其目的根本在于使其低分項變成高分項,高分項則繼續保持。
這點是非常難的!組織信任是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需要時間來考驗。可是實際中,食言、失信、隱瞞、不公正、欺詐、謊話天天上演,尤其是在各級管理者、領導者的身上反復上演,不管是李世民,還是洪七公。
4.信任關系嚴重破壞怎么辦?
第一、自己首先要敢于直面問題,同時保證做到坦誠。
當你認為與TA的關系出現問題,必須解決的時候,你要勇于直面,沒有勇氣沒有信心,啥都是零。所以你得讓TA相信,你是真誠地拿出時間和精力想修復你們之間的信任感,是想把關系回到從前那樣“心心相印”。
如果TA和你的想法不是一樣的,不愿意與你“再續前緣”,你也要感謝TA的真誠告知,并且表達出“三生石上,我在此地等你500年”,“離婚了后,你認為還是我好,我依舊在這里等你!”
第二、坦承自己的錯誤。
一個巴掌拍不響。任何信任關系的破壞,都有你自己的責任。作為你,就得擔當起來,為自己的行為敢作敢當敢負責。哪怕主要責任不在你,錯不全在你,你也要說自己做得不好、做的不對,譬如當全錯都來自TA時,你也得說“我承認我沒有告訴你,我的理解是……我的憤怒是……”等等。千萬不能忽略了!
第三、謙卑地道歉。
還是那句話,哪怕主要責任不在你,錯不全在你,你也要為自己的“不好”道歉,使TA感受到你是真心悔過的。還要向TA保證你自己會在以后不再出現“不好”的言行損害彼此信任關系。
這時候,不要找借口,不要推卸責任,更不要做作,杜絕冠冕堂皇。因為這些是道歉的大忌。別畫虎不成反類犬!
第四、請TA反饋,一起分析信任中,我們哪里做得不夠好。
深入談心,拿出影響信任關系破滅的事件和原因進行分析,看看是在哪方面做得不好才導致我們現在這樣。請他說出來,一起分析。這時候,回顧傷害了信任的做法會很痛苦,你自己得做好準備。因為這樣做,不是為了推行責任,而是找出傷害信任關系的根由和癥結,杜絕以后不再出現。對傷害信任的言行理解得越清晰、明白和深入,信任關系的修復越有希望,因為你自己已經知道哪些言行需要改變才能重建信任。
第五、彼此形成一致共識。
在第四步,彼此都做了深入交流,找到了破壞彼此信任關系的根兒,接下來就是一起形成一致共識:怎么做,我們的關系才能更信任。這時候,就是一起拿出來一個行動方案或者提出一些言行原則。在行動中,彼此都要多做讓TA喜聞樂見的行為或事件,堅決不能偏離行動方案或言行原則。
公司中,天天上演著失信的電影故事,考驗HR人的是你掌握了各種構建組織信任的技能了嗎?當然,我的做法不是普世的,信任在人,僅供參考!
來源:人力資本管理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