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學人才發展管理平臺(www.eyouxue.com)可以為您提供:01建立人才標準; 02立體的評估工具; 03有效提高面試質量;04擴展人才吸引渠道。
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
亞伯拉罕?馬洛斯是20世紀最著名的心理學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他發表了人類動機理論,也稱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直到今天,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仍然是解釋人類行為時應用得最廣泛的理論之一。
概括地說,馬洛斯認為人們有不同的需求,而這些需求決定了人們在工作或其他背景下的行為。最初的模型包含了以下五種類型的人類需求。
生理需求:對食物、水、性的需求,馬洛斯將其稱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對保護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的環境的需求。
社交需求: 對人際關系的需求。
尊重需求:自我及他人對成功和價值的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充分發揮自我能力的需求。
馬洛斯指出,這些需求是按照等級來實現的(見下圖)。所以,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人們就會追求安全需求及其他更高等級的需求。他將前三種需求定義為“匾乏性需求”如果這三種需求無法滿足,人們的健康將受到影響。而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由馬洛斯創造的名稱,現在已經被廣泛使用)則稱為“成長需求”,可以充分培養人們的潛力。
馬斯洛認為需求層次并沒有上線,如果人們實現實現了最高等級的需求,就會發現自己的潛能遠遠超過預期。這激勵著人們去尋找更多發展機會。馬洛斯在之后的著作中擴展了自我實現實現需求的范圍,新增了個人成長需求、審美需求和自我超越需求(超越自我,幫助他人成長)。分析職場行為時,人們常常會用到這些理論。
盡管馬洛斯從未在著作提到過這一理論的具體應用,后來的管理學理論家卻總結出了一些激勵方法,包括安全的工作環境、養老金計劃、積極的團隊合作、職稱、普及機會、獎勵及發展機會等。這些方法適用于大多數的員工,證明了馬洛斯的觀點依然很受歡迎。正因為其高度的靈活性,這一理論才能歷久彌新。
問題在于,如何掌握人們在工作中的需求,以及管理人員應該采取哪些行動來滿足這些需求,從而激勵更好的表現。這一點一向被認為是該理論的主要缺陷。事實上,馬洛斯在最初就指出了需求層次模型并不完善。他研究過需求層次顛倒過來的觀察結果,指出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并不需要滿足所有需求。同時他還表示,除了特定動機外,還有其它行為決定因素。
盡管存在批評,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仍然十分流行,因為它:
指出人們需要為滿足需求而奮斗;
給管理者帶來了靈感,教會他們激勵員工的方法;
認為人性本善,積極向上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的態度;
其它理論學家和研究員,利用馬洛斯的理論,提煉并發展了我們對人類動機的了解;
認為人類行為會受到不同動機的影響。
亞伯拉罕?馬洛斯的理論為之后他稱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學科奠定了基礎,后者在20世紀50年代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該心理學派認為人性本善,心理學的目的就是幫助人們實現最大潛力。近些年來,馬洛斯也被認為是積極心理學運動的創始人之一。
生活中的哪些因素能激發你的最大潛能(自我實現)?如何運用這些因素來激勵你的團隊?
來源:人人需要知道知道的50種商業心理學模型
作者:斯蒂芬.坎托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