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解析:流量無法變現,重互動的教學生態系統才是王道
在線教育市場的繁榮背后總是離不開高的資本回報,那么,在當下形式多樣的互聯網教育發展模式中,哪一樣最具“錢景”和可持續性?這種模式其實就是機構搭建一個老師和家長直接對接的家教性質的平臺,省去中間環節,線下完成課程補習。目前,采用這種模式的包括瘋狂老師、輕輕家教、跟誰學、請他教等。O2O教育平臺去年掀起燒錢大戰,紛紛采取了地毯式的廣告宣傳策略,然而似乎沒有幾家在家長心目中成功建立成為口碑品牌,其實說到底,O2O家教平臺本質是中介機構,只是從傳統的線下搬到了線上。這樣的模式是無法避免去中間化的問題,老師和家長一旦建立聯系,就可以完全拋棄平臺。在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布局下,教育平臺開始趨向電商化。這種模式是采用學生在線選教師,在線支付和在線評價,主要靠電商導入流量。然而這種模式存在很嚴重的問題:在大量同質化內容免費的環境中,中小型的在線教育機構想要通過差異化的內容來賺流量非常不容易,變現更是遙遙無期,甚至用戶對這種模式的效果也產生了質疑:第一, 這種模式沒有重視到教育的本質,即提供優質的內容、有針對性的服務及科學的教學管理體系。用戶很難完成課程,更不用談學習效果了。第二, 做教育畢竟不像做電商,交易形成后服務才剛剛開始,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非常慎重,因為機會成本太高。還有一類是做錄播、直播、題庫搜索、在線測試、回答問題APP之類的教育工具。如作業幫、猿題庫、有道詞典、學霸君、網易公開課等。如果放大來看,他們都是發揮了計算機、互聯網的信息存取、處理、傳輸,語音識別,信息數據處理和演算等技術。然而工具類的產品雖然擁有龐大的用戶量,卻也同樣面臨變現的難題。對其造成影響的兩個現實因素是:第一,同質化導致用戶粘性低。以題庫為例如果一旦題目沒有更新,用戶就會拋棄產品。同時,由于上傳的內容都大同小異,對于用戶而言,這些同類產品的APP并沒有什么太大分別。第二,付費用戶的比例非常低。根據咨詢機構艾瑞的分析,只有當用戶體驗產品后,感到功能完整、實用、多元化、便捷、高效及服務到位,才有可能為其付費。就這一點而言,當前大多教育APP工具還達不到這樣的標準。拋開變現的壓力,無論是O2O、教育電商還是教育工具APP,它們做的事情離真正教育還是比較遠,這些平臺和產品多為滿足考試、課外輔導、自我提升所需的教學輔助工具,只是“教育生產線”上的單個環節,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在線教育。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整個環節不只是教課和考試,而是包含了教師、學習者、教學內容三者之間的篩選與匹配,各種教學方法實踐,教學過程跟蹤與反饋,記憶、理解、練習方法的總結和優化,學習心理引導等方方面面。因此,真正的在線教育應該是一個復雜的教育生態系統。而隨著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與日俱增,教育開始以效果為導向。優學云測評自適應學習系統通過運用大數據分析學生性格特點、學習風格、學習能力以及知識掌握情況,為學生針對推送練習,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當前很多線上教育模式都存在各自的痛點,若想找到突破口,必須重視內容差異化和學習效果。最理想的模式是,構建一個滿足個性化、多元化需求的深度互動教育生態平臺,為學習者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學習內容和優質體驗,這樣的發展模式對教育質量起到決定性作用,也是教育機構稱王稱道的最大資本。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互聯網學習觀察家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