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育科技的5個誤解
教育科技已經遍布各處,學校里到處都是各種閃閃發光的交互設備,應用市場里也滿是各種小工具和APP。在科技經費有限的地區,老師轉向用眾籌的方式來為課堂提供科技工具。
接下來讓我們討論一下5個共同的關于教育科技的誤解,并思考如何減少科技對學生產生不必要的干擾。好吧 … 并非真的如此。教育科技其實是個像榔頭似的工具。榔頭真的很有用,如果我們收集關于榔頭的用處的有關資料就會發現,在完善居住環境時,榔頭的易用程度高于其他任何工具。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榔頭能正確適用于每一項改善居住環境的工作。你不會想用榔頭來更換一個燈泡,或者在有其他更專業的工具針對某項任務的情況下選擇使用榔頭。同樣地,教育科技并不能正確適用于每一項教學任務。在某些情況下,在課堂中加入科技是沒有必要的——有些時候甚至是有害的。建議:在進行課堂規劃時,只有當技術能夠提升學習體驗時才加入技術。比如,讓學生們用iPad繪畫并沒有給學生們機會去真正體驗繪畫。但是,當他們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蛋彩畫(注:一種古老的繪畫技法,用蛋黃或蛋清調和顏料繪成的畫),然后用iPad和綠色幕布拍攝自己的繪畫作品,這就可以被視為——技術在課堂中很好地發揮了作用。誤解2:技術是危險的,所以我們不得不限制訪問所有東西限制訪問某些東西是合理的。就像你不會在孩子面前打開整個工具箱。同樣地,你不會在孩子還沒有被正確培訓的情況下讓他去使用所有技術。然而,學生們會在家里使用技術,而他們經常在家里不當地使用技術會導致他們在學校里制造麻煩。的確,科技工具是危險的,但是大部分工具不都如此嗎? 危險來自于不明智的選擇和錯誤的使用。在學校里嚴格限制學生訪問網絡,也許能夠保證學生遠離有問題的內容,但是這并不能防止學生在放學后錯誤地使用網絡。同時,老師的訪問接口被限制,他們不能方便地利用工具指導學生,或者訪問能夠幫助他們創造意義教學體驗的有價值的網站。建議:與其限制訪問,不如培養學生變為數字公民,使他們能夠在學校和家里都安全地成功地使用技術。教育管理者要訓練老師使他們能夠正確地指導學生利用互聯網學習,并且給老師管理工具并賦予權限使他們能更容易得控制學生對技術的使用。可以移除某些濫用科技工具的老師或者學生的訪問權限,而不是限制負責任的用戶獲取有用的材料。技術的使用可以使我們采集到許多數據,這些數據使我們相信學生們都提升了成績。但是,是什么樣的提升呢?真的提升了嗎?一些學區在APP和推行舉措上花費了幾千美元,而學校則花費大量的教學時間來收集數據并希望提高測試成績。這些都很好,但是很多項目都使用了SAMR模型和drill-and-kill的方式,這種情況下的技術應用并不是最佳的。建議:當學生們能夠創造一些事物并和他人分享,他的學習效果會更好,思考水平也更高。讓學生參與創造性學習,讓他們會利用技術去學習、創造,而不是復述或者記住要點。讓我直接了當的告訴你們:我喜歡游戲。Heck,是我今年參與的游戲中最喜歡的一個。它很有趣,學生們通過這款游戲都能夠指出自己學校建筑的重要細節。這些學生才上3-5年級而已,真是令人感到吃驚!不過,很多教育游戲只是在“猜測答案”或者是個用“點擊”收集數據的工具,而不真正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這些游戲很受歡迎因為他們很容易實現,對于老師得專業性要求不高。這些數據會被用來預測考試成績,并被用于評估老師的教學是否有效。但是學生們真的有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嗎?建議:找到那些能都讓學生們進行創造的教育游戲,比如Minecraft或者Pictoboldo;更好的話,讓學生們自己創造游戲,通過游戲教給別人他們已經學過的東西。每個人都知道關于“僵尸眼”孩子的故事,他們盯著屏幕然后用鼠標點來點去。這當然是技術應用的一個結果,但它是一個非常差的技術使用的現象。課堂最佳技術實踐的結果是使學生合作和分享,而不是盯著屏幕流哈喇子。建議:技術為把課堂移到教室之外提供了機會,讓學生體驗到在傳統課堂上從未體驗過的東西。通過使用谷歌地圖,試著把你學生帶去數字領域的阿尼克城堡、泰姬陵、吉薩高原。或者,更進一步來說,讓學生用綠色屏幕給出一個“活靈活現”的作業。技術就像其他工具一樣有好處也有壞處,對于學生來說最佳的學習體驗是參與自己主導創造、研究和分享。在考慮使用新的APP和設備時請記住——有回報的前提是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作者:Rebecca Recco
編譯:茄葩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www.edsurge.com
轉載:茄葩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