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育吸引不了優秀教師,誰該反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全民教育全球質量檢測報告》顯示,全球的政策制定者都在關注同一件事,那就是為了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除了需要改善教師隊伍的培養、合理配置教師以外,還必須以恰當的薪資加強激勵,創造更有吸引力的職業道路。那么,目前教師這個崗位對于優秀年輕人的吸引力究竟如何?上海一家知名高中對學生進行了一次職業規劃調查,結果顯示,整個高二年級300多名學生中,愿意在高考時報考師范類院校的,只有3人。而另一所知名高中的統計數據則顯示:該校每年的300名畢業生中,高考時報考師范院校的,一般都是年級中排名200之后的學生。當教師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全社會關注之時,教師這個職業對于年輕人的吸引力,卻并未顯示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引人關注的倒是另一個消息——就在去年年底,上海某知名中學的四位優秀科技教師集體辭職創業,讓這所學校的科創教育難以進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全民教育全球質量檢測報告》中提出——教育質量絕對不可能超越教師的質量而存在,優質的教師教育體系是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報告顯示,全球的政策制定者都在關注同一件事,那就是為了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除了需要改善教師隊伍的培養、合理配置教師以外,還必須以恰當的薪資加強激勵,創造更有吸引力的職業道路。那么,目前教師這個崗位對于優秀年輕人的吸引力究竟如何?“我們學校每年報考師范專業的學生,一只手就能夠數完,學生大學畢業后當老師的也不多。估計兄弟學校和我們情況差不多。”在上海一所老牌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校長很快就算出了每年報考師范專業的人數。而另一所示范性高中的歷史老師說,該校曾有位高三學生對歷史學科有濃厚興趣,夢想著畢業后讀師范當老師,但遭到了家人和老師的一致反對。在糾結和爭吵一段時間后,這名學生最終調整了志愿。“過去,能夠考上部屬師范類院校的學生,絕對是我們學校的好學生,但是近幾十年以來,師范類專業已經很難吸引優秀畢業生去報考了。”這位高中校長說。最好的學生不愿意做老師。盤點近兩年來師范類院校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可以發現,同樣是綜合性大學,師范類院校的總體分數并不高。僅僅以上海為例,在復旦、交大、同濟、華東師大4所“985”高校中,2014年有3所高校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在500分上下,2015年為490分上下,但培養師范生的華東師范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卻都在470多分,略低。事實上,若論這幾所大學之間不論是學科布局和發展,還是學校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等,并沒有如此大的差距。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優秀畢業生對于師范類專業的選擇傾向。更令人擔憂的是,調查發現,高考填報志愿時,名牌大學的正向經濟激勵效應蓋過了師范專業的負向經濟激勵效應——相當比例的師范生最初是沖著該大學而非師范專業來的。(也就是說,那些報考了師范生的高中生,很可能就是為了進這所大學的門,而不是為了將來當老師。)即便是師范生,他們畢業時的職業選擇,也并不盡如人意。某知名高校在2013年時對師范生進行過一次調查,發現畢業后從教意向很高的僅占全體師范畢業生的13.2%,與此相比,畢業后從教意向很低的卻占65.4%%。可悲!偏低的收入和待遇,不僅阻礙了優秀畢業生從教,更讓男教師稀缺。上海一位校長說得真切,該校一些研究生畢業的年輕教師,每個月的工資只有四五千元,還要繳兩三千的房租,生存壓力可想而知。還有一位博士剛到學校報到幾天,考慮到住房、醫療等現實壓力,還是選擇回到老家的一所職業院校當老師。嚴格來說,教師這個崗位目前還是有吸引力的,但這種吸引力,主要表現在那些特別知名的高中。復旦大學一位相關負責人回憶,上海曾在復旦大學組織過師資招聘專場,現場吸引了大量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但他們所青睞的,往往是諸如“上海中學”這樣的名校。“這樣的名中學,甚至會吸引博士生去應聘。至于其它的普通中學,就很難吸引我們的畢業生了,更不要說小學。”這位負責人認為,名校畢業生不愿意到中小學當老師,除了待遇以外,最重要的還是因為職業發展缺乏吸引力。調查發現,不論是師范生還是非師范生,對于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評價,都處于社會中間層次狀態。“職業穩定”是中小學教師職業最受認可的優勢所在,而經濟收入低,則是影響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低評價的主因。去年新學期,上海一所市示范性高中爆出連失三位骨干教師。“這些老師雖然還是留在了教育系統內部,但諸多離職理由中,待遇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因素。”一位知情人士說,這些老師跳槽后不僅收入翻了一番,更是享受到了購房打折的優惠。不止是年輕人,教師職業對男生的吸引力更弱。一些老師反映,如今,新招教師中男性占比越來越少,待遇偏低、提升空間小,是男性不愿當教師的最大原因。男教師稀缺正在成為校長們的共同煩惱。一位校長分析說,與其他職業相比,教師的工資待遇并沒有優勢,但男人都肩負著養家重任。況且在大城市,工作機會多,男性選擇的余地更大。可嘆!職業要求太高但職業發展卻有限,為什么要當老師呢?不論是教師本身還是師范類院校,包括中小學的管理人員都已經認為,教師這個崗位是類似醫生、律師的專業人士,具有職業的屬性,但是對于相當一部分人來說,教師被賦予了太多職業以外的要求,這也成為阻擋一些優秀年輕人選擇教師崗位的重要原因。隨著教學工作實踐的深化和對教育內涵理解的加深,師范畢業生日益認識到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屬性,“專業人士”已經成為師范畢業生及其單位領導最期待樹立的教師社會形象。但同時,在道德屬性方面,“人類靈魂工程師”這樣的社會形象定位仍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同。“如今,社會對教師有著太高的師德要求,把教師放在教書育人楷模的道德制高點上,而不是一個職業的位置。”一位教育界人士感慨說,如果要求剛畢業的年輕人一入職就把教師作為一項事業來做,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畢竟他們都是普通百姓,也有養家糊口、買房買車、娶妻生子的需求,因此,隨著物價發展而穩步提高教師的實際收入,是當務之急。隨著教育綜合改革的推開,老師們的工作量無形中增加了不少,一些老師更是身兼數職。“有所學校的數學老師,還在興趣選修課上既教繡花又教書法,卻只有一點象征性的補貼。我們要求老師要講奉獻,不能談合理的報酬,老師們也都非常體諒和理解,但長此以往,這個職業的吸引力究竟還有多少?”一位教育界人士不無擔憂地說。如果教育吸引不了優秀教師,優秀的人才總想著“逃離”教育,我們是否應該有所反思?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文匯教育
轉載:聚焦職教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