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中的這些“雷區”你避開了嗎?
一個企業良好的管理習慣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形成,尤其是在早期,不成熟的管理對工作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一些企業發展成熟后,在管理上仍然存在較多問題。許多企業家,今天也往往變成了“西部牛仔”,每天早晨起來,四處奔波于茫茫的商場。忽然前面來了一只“老虎”,怎么辦?管理者馬上拔下腰間的“長槍”,對準這個“老虎”一槍把它射倒!但問題往往是無窮無盡的,突然間又來了一群“土狼”:工商局審核年檢了、稅務局查收稅款了、銀行催交貸款了、產品質量出問題了、員工辭職了、客戶退款了、競爭對手又有行動了……這時管理者再想拔槍已經來不及了。怎么辦?只能拎出“寶刀”,對這些問題一陣砍殺,從晨曦微明一直殺到夕陽西下,才拖著疲憊的身軀下班回家。許多企業家40歲之前在用命換錢,40歲以后卻又再用錢去買命,這是今天一個非常值得人們警醒的現象。許多職業經理人的身心健康已經處于崩潰的邊緣,而一些十分優秀的民營企業家,30多歲便因心力交瘁而離開人世,留給公司的只是無盡的忙亂和永遠的遺憾。企業在“十幾個人七八條槍”時溝通是較為順暢的,但隨著公司逐漸發展壯大,變成幾百人、幾千人甚至上萬人時,溝通就容易出現問題。多年來,許多企業往往采取單向、垂直的溝通模式,即從上到下,一層一層地向下傳遞信息,缺乏回路。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企業的溝通多數是通過老總的命令、企業的文件、報告會來實現的。然而這種單向溝通是有很大風險的,因為在單向溝通的過程中,信息往往會迅速地被衰減和扭曲。這種單向溝通模式必須向雙向的、360度的溝通模式轉變。中國式的授權有兩個前提:第一,我必須認識你;第二,我必須相信你。只有符合這兩個前提才能夠授權。但是,這兩個前提中我必須認識你還很容易,我必須相信你就不好辦了!這年頭,親爹都不能信,叫我怎么相信你?于是,把權力授下去了,然后一看不對:“你辦事太混蛋!”就又把權力收回來了。這就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抽風式授權”。因此,在中國式的授權模式下,往往無人可以授權,結果只能是企業老板一個人事必躬親,忙得頭發花白,神經衰弱。世界級的優秀企業規模比我們的企業大得多,但卻從根本上解決了授權問題。西方企業授權模式的兩個前提是:第一,我不必認識你;第二,也不必相信你。只要進入企業管理系統,符合任職資格,按照企業體制辦事,企業就可以授權給你。很多企業制定制度有隨意性,執行制度就有等級性,獎懲制度當然也就有不公性。很多公司都有一個公告板,這個公告板經常是紙片飛揚。今天新制定的一個制度是:從即日起上班遲到罰款5元;第二天又出一個制度:從即日起每天上廁所不得超過三次;從即日起不得在公司內進餐;從即日起……制度很隨意地出現在公告板上。這些“公告”的關聯性是什么?和以前的相關政策是否沖突?誰去監控?如何執行?如何獎懲?公司沒有人知道!而這些朝令夕改、隨意制定的規章制度也會像一陣風一樣過去,很快被員工遺忘了。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適合自己的“舒適區”,在這個區域里,他會感到很舒服,很放松,但一旦走出這個區域,他就會不舒服。無論個人還是企業,如果你或你的企業設定了新的目標,當你要去達到這個目標的時候,就必須離開原有的“舒適區”;不離開原有的“舒適區”,你就不可能達到新的目標,而且過了一段時間你的“舒適區”就有可能被別人吃掉一塊,又吃掉一塊,到最后企業就有可能面臨破產倒閉的危險。一旦離開了“舒適區”,當然就會感到不舒服,但若是離開了“舒適區”,又達到了新的目標,就會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變化:你的“舒適區”被擴大了。近些年來,有些中國企業抓住了市場機遇,有了一定的發展,于是就覺得自己很好了,企業在管理上也不存在什么問題了。在這種“舒適區”的掩飾下,企業的許多問題并沒有及時暴露出來,當然也不會得到及時的處理。但日積月累,一旦問題爆發時,企業已經來不及從根本解決這些問題了,一些企業也就因此走向消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企業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遠慮是什么,近憂是什么,只有及時地發現自己的“舒適區”,并及時走出這種“舒適區”,才能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在管理的設計、學習、實施、成效這四個問題里面,許多中國企業總是忽略設計與學習。在新的管理體系面前,企業總是急于實施,急于看到管理的成效,但卻很少關心整個企業的全體員工對這個管理體系的認同度。眾多企業不知導入了多少所謂的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與體系,但結果卻是成效甚微,原因就在于企業并沒有認真對待管理的設計與學習。急于實施,急于想得到成效,欲速則不達,這是許多企業的通病。許多企業在發現問題、找到方法、設計解決問題的過程、使用工具這四個環節中,又往往忽略過程與工具。總是眼睛看到了問題,馬上就想解決,但卻不去注意解決這個問題過程的設計,以及解決的方法和工具。中國企業有幾句名言:“你辦事,我放心!”“不管黑貓、白貓,逮著老鼠就是好貓”,甚至很多企業家用它們來證明、衡量自己企業的優秀管理者,認為優秀的管理者就應該只關注結果不關注過程。但是,辦事的過程是什么?怎么逮老鼠?許多企業并不關注管理過程和工具的設計。這也是社會現實中,眾多管理者在社會道德規范與企業目標要求之間容易困惑與迷茫的根源所在。工地上紅旗招展,車間里彩旗飄飄。各種標語、各種口號、各種牌匾,管理者都想把各種理念通過這種載體灌輸到每個員工的心靈深處,以為這么一貼一掛萬事大吉。我們想一想,每天經手那么多次的鈔票有誰刻意關注它的畫面?何況這樣的口號呢。熟視無睹用在這里再貼切不過了,終究起不了什么大作用。沒有正確判斷自己是什么底子,處在什么層次,別人的東西統統拿來,全都塞到自己公司里,不管能否消化得了。以上這些不良的管理習慣像幽靈一樣在工作中神出鬼沒。要想克服這些不良習慣,先得建立企業組織管理系統。從整理、整頓、建設這三個簡單的程序著手,循序漸進,扎扎實實地做,系統建好了,管理水平上去了,人的素養自然一步步提升,老板也就解放了,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關注企業的戰略層面。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牛津管理評論
轉載:家裝下午茶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