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產品的『掃題答疑』路線對學生是一大毒瘤?
為什么大部分 K12 教育的產品都在走『掃題答疑』的路線?
即便市場需求多,但這樣的功能對學生的教育真的好么?然而,不是為什么大部分產品都在走掃題,而是其他路都很難走得通。在線教育主要分成內容類和工具類。(僅限于面對學生用戶的產品)K12 的學生,本身學習意愿較低,過多的線上學習機會還給了學生玩電腦和玩手機的理由。并且目前線下輔導機構多如牛毛,已經分走了市場大部分,市場空間本來就已經不大了,家長還未必信什么線上教育。因為跟老師無法面對面溝通了解孩子學習情況,從心里感覺如此教學純屬失控狀態。其次直播課必須找到頂級老師錄課,才可能隔著屏幕搞定學生。問題是這樣的老師有多大動力錄課?請他們線下講課的機構和學生非常多,就賺錢來說很明顯還是線下收益更高。所以內容類基本上,家長不信,好老師不教,學生管不住自己的糟糕境地。從技術上來說,實現成本比較低,你只需要服務器和算法。掃題實際上等于把所有教輔書一網打盡。理論上教輔書市場,有多大,它就有多大,甚至更大。自然成了各家首選。能帶來大量的流量,甚至可以用大數據概念忽悠一下學生,建立相關學生檔案,然后以此為根基,逐步蠶食其他市場。整個 K12 教育市場,始終都是牢牢的被各級學校把持著。其他人只能跟在他們屁股后面揀點剩飯吃。市場看似空間很大,其實被割裂的很嚴重。只有搜題是共需,自然它發展最好。不過說實話,它對學生學習,幫助其實并不大。甚至還有反作用。應試教育提分的核心關鍵,是多角度重復做相同的題。(各位家長老師看好了!!!)搜題類反而降低了學生探索精神,和做題嘗試的容忍度,所以,效果,剛開始不錯,做題效率提升,但用久了,成績下降幾乎是必然的。(我已經實踐過)不過這東西讓老師和家長用,效果就好太多了,家長就可以深度介入孩子的學習當中。老師也不用費太多時間算題,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打造教學體系上。其實說白了就是教師中介。大部分都采用淘寶模式,其實并不好,因為家長的評價未必靠得住。畢竟么,一個好老師帶的學生是有數的。評價高了,學生多,而且費用也高,這都是不是家長愿意看到的。評價的時候搞點鬼,尤其是一線城市,這都不是什么稀奇事。雖然現在概率還比較小。但是我還是對這類保持樂觀。因為線下教育機構,所占的課時費比例太高了,一般都超過 50%,教師未必愿意。教師 O2O 就是為了搶占現在各大輔導公司,比如學大新東方而生的。市場前景足夠廣闊。而且整個利益鏈條上,家長學生教師都滿意,就是怎么解決信用問題和教師培養問題。一旦搞定,整個市場都會被擊垮。第四部分,我依然堅持認為,游戲化教育才是未來的主流。但下面是我的個人觀點,沒有經驗支撐,也沒有事例驗證過,純屬自己的推理猜測。還是那句話,整個 K12 教育市場是被各級學校把持著,那有沒有可能直接擊穿整個市場?我覺得有,不是現在大火的慕課,雖然上海試驗翻轉課堂貌似效果不錯,但是我依然不看好,因為它的本質還是——教授。關于這點,我寫過一篇認知模型與教學流程,有興趣看看。我零星的也見過不少成功案例,雖然在我眼中它不那么成功,笑,但依然足以證明游戲化教育的巨大潛力。只是它的風險大,復雜程度非常高,前期投入大,沒什么公司愿意豪賭一把,甚為可惜!!!我們魔獸電影都能掙到大錢,為啥就沒人愿意好好搞搞游戲化教學呢?這可是造福千秋萬代的事業啊,足以把當代很多教育理論大的稀巴爛,徹底跳出泰勒式教學的窠臼,開創劃時代的篇章。作者:PMCAFF產品社區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36氪
轉載:市場人(ID:scr20130807)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