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直播當成在線教育的救命稻草
進入2016年,已經越來越少的機構再瘋狂鼓吹自己在直播教學上的優勢了。一方面,直播已然成為在線教育的主流,沒人在這個領域有絕對的優勢;另一方面,如何在直播課之外,尋求長效突破,成為了諸多在線教育從業者思考的問題。
2012年7月,我創立早道網校,開始做日語真人直播教學,憑借直播教學的模式,早道迅速在行業站穩了腳跟。如今,直播教學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起,但實際上,大部分人根本不懂直播,大家只是把直播當成了救命稻草。師生互動自由?課堂氣氛佳?這可能是我們腦海中冒出的對直播教學的第一印象,但這并不是直播教學最大的亮點,大眾在很大程度上誤解了直播教學的真正意義。相較于錄播,直播的意義在于:直播是目前真實學習場景最好的還原。簡單來說,教師、教材、教具被認為是教育的三大基石,直播主要是解決了教具的問題,并且把教具擴大化、具象化,為學員構建了一個真實的上課場景。學員心中清楚,老師上課時所講的每一句話的預設對象中都有“我”一個。直播和錄播,講師的責任感系數是不一樣的。錄播的課程,老師講錯了可以重來,但是直播不同,老師必須全力以赴準備教案,同時要做好準備,來應對學生可能爆發的各種問題,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結果負責,這種無形的壓力,鞭策著老師更加負責、認真。教育是交互行為,相對于錄播的自嗨式教學,直播可以根據學員的學情數據,實時調整教學內容。顛覆傳統“講在前,評在后”的教學模式,將學員上麥、參與、測評等學員學習行為,實時記錄在案,從而指導教案的設計和教學大綱的優化、指導老師更高效地上課。因此,早道網校接下來將會推出自己的上課軟件,在保證直播授課穩定性和互動性的同時,增加功能性設置,用以更好地接收學員反饋。說到底,直播只是一種授課形式。人駕馭工具的目的是為了很好的完成自己的意愿。而直播對于在線教育來說,或許只是一個還不錯的工具。”如果直播授課,僅僅是教學生態中的一個點。那么,想要追求長效發展,從業者還需要做什么?不管是錄播還是直播,要保證學習效果,必須構建一套完整的教學生態體系。如何理解生態體系的含義?——水從地面蒸發,又從云層落下,這是水循環生態系統。而教學生態體系,就意味著老師、學生、平臺、教材、教具……像水循環一樣,形成一個生態閉環,有效運行,進而提升讓整個上課的體驗感和功能性。從內容切入,是在線教育這個行業可以預見的爆發機會。但是,專注內容,見效慢,可以說是臟活累活苦活,是別人不愿意干也未必能干得好的活。專注內容需要有大量的全職老師,老師的到來為教學內容的快速更新換代提供了可能。以兼職教師為主的培訓機構想做一次內容升級需要一個漫長的周期,他們并非不想做,而是不能做。而自己的教師團隊可以更快的結合時下發展與學生需求研發出來新的課程。使教學更具科學性、階段性、持續性,對內容的快速更新迭代也讓教學教研更精進。把整個學習過程比作看一場電影,學習者在不同的時間節點,應該看到不同的人和場景。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在不同的節點,提供不同的老師和學習工具,并且根據學情數據,再針對化的強化。這就是所謂的因需定制,因材施教。所以,數據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早道網校專門做了CPSS云智能學習系統,搜集學生的學習數據,包括結果和完整的過程記錄和過程評價,形成客觀數據支持,再結合各個階段老師的主觀評價,形成完整學習報告,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實施針對性、個性化教學;而學員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反饋,再指導教學,形成學習閉環。這樣的學習系統,不依賴于某個名師,而是用科學的方法,將人和機器完美結合,讓學習效果發生質的變化。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所以不僅要保證學習者即時高效吸收,長久的持續吸收即留存率也是衡量在線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首先,確立老師和助教組成的教學小組,并且學員可自由選擇,最大程度滿足個性匹配。這樣一方面讓學員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老師,另一方面,也激發了教學小組的工作熱情——老師們需要使出渾身解數,來提高課堂的出勤率、留存率、考級通過率,提高專業性的同時,這也讓老師的成就感得以淋漓展現。其次,班主任對學員持續監督、陪伴,學員之間的相互鼓勵,建立情感維系。學員入學伊始,班主任幫其做好入學測驗,根據測試結果及學習目標制定一整套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并全程監督、陪伴學員學習,持續追蹤學習效果,直至學員達成學習目標。同時,班主任配備專屬工作手機,學員遇到問題,可隨時與班主任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尋求解決。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學員和班主任緊密連接在一起,讓學員感覺到學習不再枯燥、孤單,保持學習熱情。最后,將學習任務化、游戲化,保證學習可持續性。把階段目標以任務的形式展現給學員,完成任務即時獲得獎勵,像游戲通關一樣完成學習任務,獲得學分,兌換獎勵;促使學員不斷產生自信心與成就感,從而激發內部學習動機,使其樂于完成每個小目標直至終極目標的達成。在線教育的利潤一定是來自于學員的續報和轉介紹,而好的效果和服務保障,是口碑的基礎。這不只是靠直播這種上課形式,或者有了很好的內容支撐就能做到的,需要靠一個生態體系去運作。說到底,直播只是一個工具,不可能成為解決一切的救命稻草。作者:楊海斌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芥末堆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