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撬動教育未來
這個時代教育者不能猶豫,不能拒絕,不能視而不見,只有認真研究、主動調整、敢于超越,進化學校和教育,才能贏得未來。互聯網時代,整個世界的生活都因此發生著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改變。互聯網技術推動教育變革的時代已經初露端倪,顛覆性的觀念將對傳統進行破壞性的創造。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今天,有了互聯網這個支點,整個教育都將被撬動。身處激變教育的環境中,只有對未來教育有一個清醒的把握,才能未雨綢繆,在變革與創新中提升教育的質量與品質。互聯網技術“連接一切、跨界融合”的特點,擊碎了傳統教育的封閉保守,讓教育產生了“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反應。教育漸漸呈現出全球性、開放性、互動性、實踐性、定制性和自主性特點。互聯網時代使教育的時間與空間無限拓展,讓傳統的教育能夠突破原有的邊界,實現教育資源、教育協作和教學方式跨時空的自由穿越、流動和交互,世界各國都將共同參與對教育規律的追求和共同教育問題的解決。雖然各國文化與價值觀依然會保持高度的獨特性,但是必將因相互影響頻度的提高而互相學習和借鑒。互聯網帶給時代的是高度的開放性,教育以圍墻為標志的封閉狀態,以及由此形成的學校間的競爭將被打破。學校內部、學校之間,教育體系內部、教育與外界之間,都將真正產生信息、資源等的開放,學校原有的格局將逐漸被突破。互聯網資源的開放性為互動提供了充分條件,網絡平臺的搭建為互動提供了可能性。這給教學改革、教育研究、學生之間的問題解決以及學校與家長、學校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最大支持。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生的發展需求也具有獨特性。以滿足個體需求為前提的教育,體現了對于生命的尊重,但傳統的統一和標準化的教育不可能在理念和實踐上解決這個問題。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差異化需求提供了“私人定制”的支持,從而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傳統的教育,由于以統一的知識學習為內容,以考試為核心,以應試為目的,因而學生的實踐被極大壓縮甚至無從談起,學生難有能力和素質培養的平臺和機會。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育與社會環境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教育的內容、教育的方式、學校的課程、學生的活動都與社會生活有著直接聯系。如各種實驗、各種活動的設計、各種模擬性的活動(如模擬聯合國,模擬世界經濟峰會等)和利用網絡開展的學術研究等,對于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具有更高的價值,也為學生能力的發展開辟了另外一種實踐模式。互聯網時代的開放性給學生創造了沒有邊界的平臺,每個人都是這個平臺的主角,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決策,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這為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質創造了條件。互聯網的浪潮向教育襲來,其影響是深刻的,也是廣泛的。這將對傳統的學校存在狀態和發展狀態產生影響,從而形成全新的學校景觀。互聯網時代教育將實現學校平臺化、教師創客化、學生個性化。學校既可以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資源的提供者,也可以是學生素質發展的資源和機會的提供者,由此也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一個社區,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都可以在學校平臺獲得支持。不僅如此,學校也將會是教師研究、自我發展和創新創業的平臺。學校的平臺化使得學校不再是學生學習的中心,“世界將真正成為一個大教室,學習隨時都可以進行”。學校的扁平化管理將使得師生成為自己的“首席執行官”,學校由此呈現出的特質將成為學校精神和文化特色。教師原有的教育教學功能將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業績貢獻評價為驅動的創新創業。學生發展和需求的個性化必將受到學校和教師的尊重。互聯網時代的教學將被重新定義。教學的許多要素將超越傳統邊界,交叉、融合、模糊性的狀態使各種教學元素的不確定性增加了。教學的三維目標將被多維或多元目標取代,教育目標更加著眼于學生自身的需求,甚至許多目標已不是教育者確定和實現的,而是由學生自己來決定。教學內容將不再是教材內容的傳遞,而是基于學生學習問題開展的教學以及學生深度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解決,而是取決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教育資源不再局限于一所學校,網絡平臺將提供更大范圍的學習和發展資源,整個世界是一個大型資源庫。課堂的時間與空間邊界將被打破,教與學的關系和方式發生很大變化。與之相適應,傳統的線性思維、確定性思維等將被非線性思維、不確定性思維所替代。互聯網時代將推動基于大數據的教學及人的發展研究。教育的任何決策和行為都應當從學生出發,通過對學生行為過程所有的信息進行分析,進而找出更加符合學生個體發展需要的個性化學習方式和發展方式,以更加充分地提升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效益。大數據的分析方式能更加清晰地呈現學生學習與發展的相關要素,這必將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更加適合的教育內容和方式。互聯網時代將是游戲化學習機制盛行的時代。游戲能夠讓人們持續玩下去的根本原因就是它的激勵辦法和措施。把游戲化機制引入學習過程,使其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發動機”,必將極大改變學生學習的形態。互聯網的出現,讓學生、學校和教育之間封閉緊密的關系變得不再那么不可分隔,并最終將為學生建立新生態。學生決定教育。互聯網這個開放的平臺,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這個平臺上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發展愿望與訴求的權利和機會,學校教育必須真正從學生出發,為滿足學生發展需要而進行理性設計,這不僅尊重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的權益,而且能大大提高教育效益。學生的優勢智能決定未來。互聯網能夠為每個人的獨特發展提供差異化的資源和條件支持,這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充分發展的機會。只有學生的天賦和才能得到充分挖掘時,學生才能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人。學生自主發展。人是自在的、自為的、自主的、自覺的,人在追求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過程,就是實現自我解放的過程。人的這些特點由于受到了社會環境和資源的制約,往往難以盡情展現。互聯網時代從言論到行動,從自我意志表達到自我負責,都逐步讓人的自主發展成為了可能。教育處在這個嶄新的時代,每個學生都是自由自主的生命體,只有尊重每個學生,給學生更多自主發展的機會,教育的真正價值才能實現,每個孩子自身的生命活力才能真正體現,并為其一生發展奠定基礎。抓住了互聯網,就抓住了教育的未來。這個時代教育者不能猶豫,不能拒絕,不能視而不見,只有認真研究、主動調整、敢于超越,進化學校和教育,才能贏得未來。作者:孫先亮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中國教育報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