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完成率低,你怎么看?
一門慕課的注冊者能達到成千上萬,而學習慕課的大多數學生兩星期左右就會失去持續的學習興趣,總體完成率低于10%。但這并不代表可以不全盤否定慕課的價值和意義。
自2012年“慕課元年”以來,已有四年的時間。在慕課發展道路上,掌聲很多,批評聲也不少。其中高輟學率、低完成率是備受詬病的一個。據統計,一門慕課的注冊者能達到成千上萬,而學習慕課的大多數學生兩星期左右就會失去持續的學習興趣,總體完成率低于10%。但這并不代表可以不全盤否定慕課的價值和意義。實際上許多專家早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應對高招。下面小編梳理了幾位專家的觀點,希望能給關心慕課可持續發展的同仁帶來一點啟發。哈佛大學的Justin Reich教授是國際公認的MOOCs研究頂尖學者,先后執教于麻省理工大學、哈佛大學。他指出,目前慕課課程完成率的計算方法只是簡單地將獲得證書的人數除以總注冊人數,沒有將學生自己是否真的有意獲得證書考慮進來。為了更好地理解學習者行為,Justin Reich教授分析了9門哈佛大學MOOC課程的問卷調查、日志數據以及學習者的學習動機:58%的學習者想要獲得證書;25%的學習者只想來聽課 (audit);14%的學習者還不確定;3%的學習者只是隨便逛逛 (browse)。結果發現,對于想要獲得證書的學習者,有22%最終獲得了證書,比按原來計算方法得出的4%或6%高很多。至于來聽課、不確定和隨便逛逛的學生,不出意料,他們的完成率分別只有7.5%、10%和6%。華南師范大學焦建利教授認為,對于慕課的贊譽和質疑都是基于對傳統課堂教育和傳統課堂學習環境的理解,以及基于對教育的傳統假設。相對于我們傳統學校課堂的“極低”輟學率和“極高”完成率而言,慕課的確存在高輟學率和低完成率的問題。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慕課并非“必修課”,它完全是學習者自覺自愿的事情,是學習者自主的學習行為,因此,在學習動機、目的和意圖等方面,不同的學習者之間還是千差萬別的。對于一些學習者而言,他們修讀慕課的目的只是“隨便聽聽”,了解慕課和慕課學習究竟是怎么回事。對于另外一些慕課學習者而言,也許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特別是用獲得的“證書”來證明自己的能力。無論怎么講,也不管是哪類學習者,學習是否真正發生,恐怕只有學習者自己知道。北京大學李曉明教授表示用戶完成率低是MOOC本身自帶的天然屬性,但這些都不是大問題,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彌補短板。李曉明教授認為MOOC本身就是一種大規模的開放在網絡上的學習資源,用戶完成率低是它很天然的結果,因為大規模、因為開放,它的分母天然的就高很多。他不理解為什么有人認為這會成為MOOC發展的阻礙,這不應該成為評價MOOC的唯一指標。MOOC畢竟不同于在大學有學分要求的課程,不是說你不完成這門課就無法畢業,所以它天然得對學生的約束力就沒有大學線下課堂來得高,這是它不可拋棄的本體特征,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以自己為例,他說自己在MOOC平臺上也學過十幾門課,但只有一門拿到證書,“我也看了哈佛的ChinaX,沒看完,但還是有收獲的。”用戶完成率低這一天然屬性雖不至于完全克服,也不能完全克服,但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調動起一部分“分母”去做“分子”的。比如一些平臺通過技術手段和大數據分析,給用戶做個性化提醒,或者打造用戶社區,讓學員之間互相監督等。中山大學王竹立教授認為,慕課高輟學率最主要的原因是慕課所要求的系統化學習與網絡時代碎片化趨勢之間的矛盾。當今流行的慕課是基于行為主義理論的,是以傳統的課、課程為單位,試圖向學習者灌輸某種以學科和專業為基礎的,高度結構化、體系化的課程知識。然而在網絡時代,知識與學習已發生很大的變化,人們的學習行為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碎片化是其中一個最顯著的趨勢。由于無視這一變化,導致慕課的高輟學率。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常務副秘書長李德芳表示,世界上已經出現了32個較為知名的慕課平臺,其中美國14個。據統計,在注冊數量排前25位的國家當中,中國居18位,但在獲得證書數量的國家前30名中,沒有中國。中國慕課發展中一個突出問題是輟學率比較高,要破解這一難題,關鍵在認證制度。他認為,輟學率高說明發展初級階段,大家還有一個適應過程;也說明還有很多課程支持服務不到位,認證制度、積累轉換制度不完善;此外部分慕課課程和學習者實際需求脫節。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中國教育信息化網
轉載:中教新媒(ID:zhjmedia)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