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互聯網+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與實踐中的熱點與熱詞。在教育信息化領域,幾乎所有的規劃和講話言必談之。“互聯網+教育”與以往教育信息化實踐的關系是什么?它的理念、理論基礎、價值取向又是什么?這些問題都不甚清晰。如果對這些問題認識不足或理解錯誤,那么就會在實踐中迷失方向,容易貽誤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機遇。準確地理解“互聯網+教育”的創新本質,才能正確把握未來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工作重點。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2015年7月1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在教育領域,2015年11月19日,劉延東副總理在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在“十三五”期間,“要把握‘互聯網+’潮流,通過開放共享教育、科技資源,為創客、眾創等創新活動提供有力支持,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提供教育公共服務”隨后,教育部下發了《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將“落實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和國務院有關‘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寬帶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等重大戰略對人才培養等工作的部署,作為做好教育信息化統籌規劃與指導、加強教育信息化統籌部署的重要任務。顯然,盡管教育領域在形式上積極響應了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但實質上,并沒有任何具體的部署,甚至連“互聯網+教育”的變革性特征都沒有明確地指出。所以,為了正確把握“互聯網+教育”的實踐方向,我們有必要從“互聯網+”的本源中,從一些典型案例中,挖掘“互聯網+教育”的創新本質和發展趨勢,從而準確把握“互聯網+教育”的行動方向。慕課(MOOCs)創新了一種優質教育的開放服務模式MOOCs打破了近千年來人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一種優質高等教育服務模式。MOOCs的創新本質,在于實現了一種跨越圍墻的優質課程服務模式,破除了優質高等教育的國界門檻和考試門檻,縮小了優質高等教育的服務單元。試想,如果有學分積累和轉換制度做支撐,如果有足夠多的MOOCs課程,每一個人都可以面向全球所有的頂尖大學、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優質課程,通過靈活的學習,隨時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學歷水平,就可以打造一個全新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與全球開放的服務體系。當然,這種開放體系不僅依賴網絡技術的支持, 更需要開放的教育制度做支撐。我們從對MOOCs學習者的調查中發現,多數綴學者是因為MOOCs學分不被認可,可持續動機難以保持。傳統的教育制度正在制約著MOOCs潛力的發揮,但“互聯網/教育”實踐的開放性,時刻敲打著傳統教育制度的封閉圍欄,就像每一次新時代到來之前的新事物和舊傳統之間的對恃一樣。可汗學院證明了在互聯網時代,社會中蘊含著大量具有價值的教育、教學資源,教師不是唯一能夠為學生提供服務的師資力量。可汗學院的成功,為我們滿足十四億國人終身學習需要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與途徑,如同“淘寶”對傳統實體零售業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一樣。不難想象,如果有更多的可汗學院出現,“互聯網+教育”將可能在極大范圍內實現“草根滿足草根”的教育新格局,學校和傳統意義上的教師,不再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唯一渠道。這種變化及影響,將會改變教育體系的要素和結構,它是一種生態體系的變革。我們認為,現有的術語“翻轉課堂”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實踐的創新本質。值得推薦的是,與“翻轉課堂”同一時期進行的、我國本土的一種教學創新實踐——深圳羅湖區教育局劉榮青所提出的“習本課堂”。劉榮青將習本課堂定義為是對傳統課堂只重視教學過程而忽視習得過程的價值回歸,是對課堂結構“教、學、習”三要素地位的重新定位,而不是簡單的程序“翻轉”。是對課堂時空范圍的新定義,是一次課堂運行機制的變革,它帶動了師生行為方式的改變。可見,習本課堂來源于教育理論的創新,而翻轉課堂則來源于運用技術的實踐,兩者殊途同歸。我們可以概括上述三個典型案例:MOOCs代表了優質資源的開放服務模式,可汗學院代表了一種草根提供教育資源的社會教育模式,翻轉課堂/習本課堂代表了信息化的教學形態。基于上述的分析,我們將“互聯網+教育”定義為:特指運用云計算、學習分析、物聯網、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新技術,跨越學校和班級的界限,面向學習者個體,提供優質、靈活、個性化教育的新型服務模式。這類教育服務的理念和組織方式不同于傳統學校教育,是在線教育發展的新階段,具有技術與教育融合、創新的特征。“互聯網+教育”內涵和本質特征都充分說明,教育信息化已經進入到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互聯網的開放性正在撬動傳統學校教育封閉的大門,重構著教育服務體系。“互聯網+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階段和新機遇,是深化教育服務模式改革的變革階段。如果我們達成共識方向,以開放教育理念為指導,加快制定和完善開放教育制度,制定切實有效的行動計劃,支持和催生更多的創新教育服務模式,中國可以率先解決人類教育面臨的三個重大命題:公平、質量和終身學習,創造中國教育彎道超車的奇跡。作者:陳麗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中國教育信息化(ID:zgjyxxh)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