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在線教育創業,最難的是什么?
以技術來改變教育的特性,以移動來吸引學生和家長的關注,以內容來維持平臺的運營,以合作來做大平臺….,各類的想法各類的項目多不可數,而到現在,依然有很少人理解K12的特性。然而,K12在線教育為啥創業那么難?在教育產業,有句戲言:走到哪里,都有一家巨頭。如此說是因為,教育產品的培訓業務,基本都是先從地域開始,從身邊延伸到廣大的地方。在選址上面,教育機構一直是戰略層次,有無數的選址的考慮,以及選址的評估,而且基本每次確定下來基本都能存活下來(除非是某些因素產生了變化)。而從大機構的全科目的培訓,到部分機構提供的部分科目的培訓,都有無數的機構涌入到同一的地址,導致無數的小巨頭出現,一個年入幾百萬的教育機構,足以存活五年以上,甚至有些存活十幾年,并非他們沒有野心,而是做教育的人士很累,很苦,一般來說就不太愿意突破自己,尤其是不像互聯網產業一樣,到處都受到資本的青睞。無數的小巨頭,有無數的培訓類型,而總結起來有幾種:小升初、中考、高考、留學、英語、語文等幾大培訓業務,而每個業務都能夠產生巨頭,從全國性機構到地方機構到區域機構均是如此。因此,在很多進入教育產業的互聯網項目來說,搞不清類型往往一來就全部上線反而得不償失。在題庫類、答題類產品是針對的學員人性需求成長起來,其它的基本很難做起來了。教育,區別于其它產品,家長的選擇是為孩子未來,所以在選擇上面,會傾向品牌,會選擇信譽度高的機構,并非家長不想嘗試,而是在孩子問題上面,安全可靠遠比金錢重要。因此,太多的在線教育項目都把家長當成互聯網用戶,實際區別很大。為什么那么多的傳統教育,寧愿拿著品牌不要其它東西,就能夠再造一個出來,現在你們應該能夠明白了吧。舉個例子:比如一位要留學的家庭,擺著他們面前的是新通、新東方、啟德、太傻等企業,還有決勝網、360留學等企業,還有一部分小留學平臺,站在家長角度,你們覺得他們是會第一選擇第一批企業嗎?其實并不是,他們只會選擇一個安全可靠的,譬如如果選擇你,那么你要什么能讓我安心的把孩子未來的幾年交給你,你能給到我怎樣的承諾,所以這時候品牌就顯示出來。但是現在有個趨勢,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主導自己,選擇DIY留學,他們并非沒有金錢,而是他們喜歡這種模式,因此針對性的創業項目就能夠出現在這里。對于將要留學的人士來說,免費的課程是一個吸引點,把這個做大后,下一步怎么把學生引導來,這時候就需要對用戶的測評以及留學的學習計劃等,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留學項目到最后用戶還是回去選擇線下機構的原因。站在教育創業的浪頭上,往往團隊過大的注重產品,而忽視運營;重視運營,忽視產品;重視產品和運營,卻輸在慢。無論是線下機構,還是線上平臺,擁有內容的一直都是強勢的一方,譬如淘寶同學、騰訊課程、百度傳課等一直的合作對象都是從大機構出發,即便大機構愛理不理。在產品、老師、運營都一直備齊的情況下,越快的收割市場就能越快的壯大起來,為的是防備線下機構的一直動作,比如最近京翰與學習寶的合作,雙方線下與線上的結合起來,通過內容與技術的結合,促進了雙方的發展,從內到外的結合,起到的一定的作用,而對于大型教育機構來說,投資與收購是避免的一種方式,也是為未來準備一個可能性。互聯網的大批技術大牛進攻教育產業,發現遍地都是沒有很多技術含量的企業,這不同于其他行業,所以很多都是從技術來著手進軍在線教育。但是恰恰問題就在于此,隨意教育機構在技術方面,并不是很強,但是它們強悍的執行力、運營能力,最重要的是大系統的無限潛力。技術與內容的結合,是一種好處,要把技術來革新教育產業,移動互聯網帶來不少的優秀產品:猿題庫、學習寶、學霸君、作業幫等產品,同時也阻礙了不少發展。在不了解K12情況下,是無法看到中考產品、高考產品、初中產品三大產品的背后待挖掘的土養。作者:黃嘉榔(ID:wo8013520)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黃嘉榔(ID:hjialang)
文章有刪減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