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萬能的,教師當然也不都是全能的
任何一種職業(yè)都有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教師應該守住自己的職業(yè)道德。這是不可逾越的底線。所有底線以上的要求,作為自勵,怎么說都不過分。但是,作為一種行業(yè)要求,特別是來自行業(yè)以外的要求,就應該慎重提出,理性對待。社會轉型推動了教育轉型,而教育轉型必然帶來教師職業(yè)的轉型。轉型意味著變化,變化可能由兩部分構成:減少些什么,增加些什么。本文先討論減,后討論加。有關教師的標準很多很多。有些是政府的要求,有些是社會的期望,有些是教師自己的目標??偟挠∠笫牵簶藴蔬^高了。有些是做不到的,有些是沒必要做的。就像教育不是萬能的一樣,教師絕對不是全能的。社會不該對這樣一種普通的職業(yè)給予過多、過高、過重的要求,業(yè)內的管理者和教師自身更應該思考職業(yè)的基準、邊界。關于學者型教師。學者型教師的提法很普遍,我希望它僅僅是人們對教師職業(yè)的良好愿望。如果真要把學者型教師作為培養(yǎng)教師和評價教師的標準,或者作為教師自己努力、奮斗的方向,問題就復雜了。我見過一所學校面試求職大學生的場面。在場老教師發(fā)問的多數是本學科很細、很小、近乎刁鉆的知識性問題。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此生學科功底不扎實。我常聽到老師們講,課堂上被學生的問題難住的場面太尷尬。于是就有了一桶水、長流水一類的說法。第一,要求教師做到詞典式精準、百科全書式博學的意義何在?教師的精力、時間是有限的。應該引導、要求教師在知識的全面、精準上投入,還是在其他更為重要、更為基礎的方面投入?在網絡、電視充分普及,家長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學生橫向的、縱向的、國內的、國際的交流活動空前增加的現代社會,教師能做到不被學生的問題難住嗎?學生的問題非要由教師解答嗎?學習過程中頻頻出現教師答不出的、需要探討、需要查找資料的現象是件壞事嗎?第三,要求、期望中小學教師成為學者、成為學科專家的目的是什么?有這樣的必要嗎?教師應該成為教育專家,但不一定要成為學者或學科專家。優(yōu)秀的學者不一定是優(yōu)秀的中小學教師,即使是,也不一定能長期在中小學工作。黑格爾、杜威算是頂級學者吧?郁達夫、劉心武算是著名文人吧?他們都做過中小學教師。但他們都不是以優(yōu)秀教師的形象而著稱于世的。如果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真的出現了學者或有希望成為學者的人,就應該讓他們去大學、研究院工作。幾年前,一位名牌大學的著名教授,在退休以后,懷著滿腔熱情,在一所中學開設選修課。最后因選課學生人數過少而退出中學。人們一般把這個嘗試的失敗歸罪于應試制度。我看不完全是這樣?;A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知識很淵博、學問做得很深的人,不一定是優(yōu)秀的中小學教師。對教師知識和學術上的過分要求,源于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知識崇拜癥。千百年來識字人稀少的狀況形成了人們對知識的盲目崇拜,單一的紙筆測試招生政策為這種盲目崇拜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講授式教學模式又強化了對教師全知全能的要求?,F在到了反思這個問題的時候了。關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不知道有多少教師敢認同這個稱號,敢擔當這份重擔,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教師真正成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有宗教文化傳統(tǒng)的國家,牧師、神父一類的宗教領袖或神職人員也許稱得上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世俗社會里,有些人確實被公眾稱為精神領袖,或道德楷模,但他們會出現在各行各業(yè),比如,作家,記者,科學家,醫(yī)生或者教師。教師是一種極其普通的職業(yè);而恰恰要求這個普通職業(yè)的從業(yè)者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真有些匪夷所思。工程師意味著設計、制造。有哪個行業(yè)有能力設計、制造人類靈魂呢?日前讀到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在2012年復旦大學新生入學典禮上的講話。楊校長講道:“在復旦的歷史上,宿舍秩序、同學的品行等是靠學生自治來解決的。因為沒有任何理由說老師的品行就一定比學生好,所以學生的自治可能更加重要。”我在思考同樣的問題:人的品行與人的職業(yè)、年齡有必然的聯(lián)系嗎?成年人的品行一定好于青少年嗎?老年人一定好于中年人嗎?社會上哪種職業(yè)者的品行就一定是更好、最好的?誰能用證據說明,某個社會或某個時代的青少年學生品行的好或不好,是這個社會、這個時代的所謂“人類靈魂工程師們”所塑造的?任何一種職業(yè)都有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教師應該守住自己的職業(yè)道德。這是不可逾越的底線。所有底線以上的要求,作為自勵,怎么說都不過分。但是,作為一種行業(yè)要求,特別是來自行業(yè)以外的要求,就應該慎重提出,理性對待。而且,那些對教師的種種道德要求,諸如“身正為范”“蠟燭精神”等可以用在多種職業(yè)或角色上。
比如,政府官員,法官,醫(yī)生,藝術家,甚至是家長。而且,對于一個良治的社會,或一種理性的文化來說,從普通人到社會輿論,在道德操守方面應該給予嚴格要求的,首先是那些擁有更多社會資源、享有更高社會地位、對社會風氣更有影響力的職業(yè)或人群,如政府官員,企業(yè)家,各行各業(yè)的領袖人物。相比之下,教師這種普通的職業(yè),不應該也不可能承載過多、過重、過高的道德責任。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騰訊教育
轉載:聚焦職教(ID:zjteachers)
1. 優(yōu)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yōu)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yōu)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yōu)學云測評推出企業(yè)人才發(fā)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yōu)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yōu)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yōu)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