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企業面臨的窘境應如何破局?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已經日趨成熟,互聯網教育來勢洶洶。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互聯網思維的引入給傳統教育機構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時至今日,K12互聯網教育仍舊沒有成熟的模式,純線上教育無法適應現階段中小學課外輔導現實需求,不僅僅是產品體驗,也包括市場培育,另外延伸的需求,保護和陪伴,而線下的傳統教育因其保守的商業模式和高額的成本,革新也勢在必行,創新成為主流趨勢。
如此形勢下,K12教育企業尤其是新三板的K12企業很賺錢也很缺錢的處境就顯得十分尷尬!K12擁有廣闊的市場。眾所周知,K12,國際上對基礎教育的統稱,它包含它包含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基礎教育,涉及年齡段通常為5-18歲。在國內出現了一定誤讀,僅包含小學、初中、高中共計12年的基礎教育。截止2014年底,中國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已達100%。而現階段,個別地區又開始了十二年義務教育的試點,未來有望在國內全面鋪開,而這些都是K12的市場。再來,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再加上強制的法律規定,K12教育的市場空間十分廣闊。從現有的情況來看,截止2014年底,小學、初中、高中的在校生數合計達1.62億人,而據《2015中國家庭教育消費者圖譜》,五成家庭年均教育支出在6000元以上,剛需支持下,2015年K12的教育規模高達2.3萬億,占據中國教育行業的半壁江山。人口紅利將全面爆發,迫于老齡化加劇社會問題,放開生育政策也會是一個趨勢,目前這么龐大的剛需市場,還沒有壟斷性平臺,機遇無限。市場雖然廣闊,凈利潤雖高,奈何應收賬款也高!從整個行業模式來看,在現金流量上,除高等教育、職業培訓、出國留學、興趣教育類企業外,包括K12在內的其余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都為負數,企業日常經常無法滿足企業的現金需求。加上互聯網熱潮中突現的資本寒冬讓很多教育行業的創業者瞬間“冰凍”,持續持續近3年火熱的資本市場幾乎是一夜之間變臉,由原先的“熱情臉”轉變到“冷漠臉”,速度之快,讓眾多活躍在教育行業的投資者始料未及。許多現金流儲備不足,變現尚無明確路徑的在線教育創業公司進退兩難:進一步,沒有足夠資金;退一步,行業大鱷虎視眈眈,瞬間碾壓;停下來,等待你的便是深淵。毫無懸念地,生存,成為了創業者的第一命題。中國在線教育行業正處于紅利期,但亦需要傳統教育機構為依托輔助,互聯網僅僅是工具和手段,技術無法取代整個教學體驗環節,即便是當下最火爆的K12教育直播課堂,也只是增加了一種教學表現方式。有家長反應,由于在線教育缺少外部監督,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不理想。反觀傳統教育培訓行業,同時受到在線教育和出國留學擠壓,面臨著尋找新出路的問題。“優質的互聯網教育平臺和教育機構應該合作,實現共贏,共同把‘教育蛋糕’做大。”目前在互聯網教育領域異軍突起的“能力天空”CEO樓英明,分享了他自美國硅谷歸來,創業7年間的探索。他指出,互聯網教育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但它并不優于面對面的線下教育,未來最好的教育模式應該是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互相融通,線上教育需要不斷地優化技術,與線下機構牽手合作發展。互聯網技術的機會在于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教育需求。K12教育企業未來應該圍繞學生的時間軸,把學生校內、校外、線上、線下的學習時間全部打通,建設起一個新的生態。教育機構一旦獲得學生時間軸上學習過程數據,無論是在線教育還是面授都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定制化的教育服務。除此之外,K12培訓機構還需要思考,怎樣通過在線教育的方式滲透進學生的校內學習時間和自主學習時間,獲得學習的全數據。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育的下一場紅利期隨時會出現,線上和線下的教育機構會重新融合,大的航母級教育企業也會找到下一個發展契機,誰先布局就意味著誰先搶占了先機。作者:Anne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校長邦(ID:xiaozhangbang)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