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這個“金礦”怎么挖出金子?
2016年接近尾聲,盤點在線教育這一年,關鍵詞有IP熱、AR/VR、STEAM、大數據、直播課、網紅老師、上市公司收并購……行業火熱背后,A股資本市場對教育的熱情也在增加,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在線教育行業迎來了幾項較大的投資。
中國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BAT和創業公司都在這兒扎堆拼殺,誰都不想錯過這個新的財富風口,誰都想抓住機會成為下一個獨角獸。教育是一個慢行業,而在線教育,則是其中發展最快的領域。在線教育萌芽于2013年和2014年,2015年巨頭開始進入;到了2016,仍然是一場破冰之旅。相比傳統教育,在線教育具有效率高、更方便(打破了時空限制,可碎片化學習)、低門檻、教學資源豐富的特點。高速帶寬與4G移動時代極大地提高了直播課程和碎片時間學習的可能性,越來越人選擇在線教育做為學習的方式。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指出,2015年在線教育市場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171億元。預計2016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可達1375億元;2017年為1600億元;到2019年可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2140億元;到2021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可達2830億元。報告稱,目前還處于在線教育的快速發展期,預計到2018年之后才會出現行業巨頭。百度教育行業研究提供的數據則顯示,目前市場規模占據主要地位的是學歷教育、職業教育、語言培訓這三大塊。分別占比為36.6%、35.7%、21%。該數據還顯示,2016年在線職場教育市場規模在整體市場中占35.7%,僅次于高等教育。正是因為這個行業潛力巨大,目前已經產生了多個細分領域。從產品和服務特性來看,在線教育的初創企業可以分為:工具平臺、流量平臺、題庫、在線外教、在線評測、單詞/口語學習、課程表及終端工具等類別;若按照教育的內容分類,分為K12(幼兒園至高中的基礎教育)、兒童早教、語言、興趣類、職業教育、出國留學等。但若從主要受眾來看,具備較強職業能力提升需求的白領和K12(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基礎教育)教育下的學生仍然是各方最為關注并試圖爭搶的主流群體;若按產業鏈,則可分為內容提供商、平臺提供商和技術提供商三類。在這其中,K12作為教育行業最大的細分領域,可謂“當紅炸子雞”,如同“皇冠上的明珠”。業內甚至有人拋出“2016年是K12領域在線教育的真正元年”的說法。盡管K12在線教育有著剛需的矚目前景,但經過今年的發展,始終未現行業巨頭。縱觀2016年在線教育,發現有這幾大亮點:一是K12在線教育出現了過億規模化收入的案例,二是O2O雙師模式(主講+助教)熱炒,它被認為是目前“互聯網+教育”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三是校企合作趨勢,公校/高校成為各培訓機構爭搶的重要資源。這些信號,足以讓業內為之振奮。迅猛增長的在線教育就像一個巨大的蛋糕,經歷了持續數年的瘋狂投資。然而進入2016年,各大在線教育平臺資金收緊摒棄過去盲目“燒錢”的方式,逐漸趨于理性。根據2016教育科技大會上公布的《2016中國教育行業藍皮書》,今年中國教育行業的投資金額預計為96.9億元,比泡沫較大的2015年下降23%。前三季度,種子輪投資的占比從39%降為20%,而A輪從28%升為45%,投資人對早期項目正在變得謹慎和保守。在2013年,平均每天有2.6家在線教育創業公司成立;到了2014年,就有近60家在線教育創業公司倒閉或轉變方向。2015年教育行業的并購金額為109億元人民幣,是2014年的兩倍多;而2016年前三季度教育行業并購資金規模更是達到163億元,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在主板教育產業并購浪潮的驅動下,2016年一級市場教育行業標的資產PE值約為18至22倍。與此同時,大量的投資和并購正在產生。多家A股市場上市公司開始布局教育領域,或并購教育資產,或設立教育產業投資基金。相比于2015全年26家上市公司跨界教育,2016年至今就有多家公司成功跨界教育,教育行業資本市場因跨界者的到來而愈加活躍。除此之外,今年在線教育機構上市/掛牌風頭正勁。而掛牌新三板的教育類企業就多了,多達上百家,其中有22家進入創新層。可以看到,教育行業也已經成為投資界和金融界的必爭之地,并購機會越來越多,這將促使產生新一輪“獨角獸”企業。對行業內的玩家們而言,在線教育尚未得到全面普及,家長和學生接受度不高的現狀,是阻擋他們盈利的關鍵因素。“目前在線教育在諸多行業中的互聯網化程度較低,遠低于通信、新聞、游戲等互聯網滲透率高的行業,甚至低于國內互聯網50%的普及程度。在線教育業確實存在盈利的問題,但是不同于通信、網購等一家獨大的情況,在線教育細分種類較多,各產品線的特點和作用各不相同,各類產品只要有好的產品內容和商業價值,未來都會具有較好的發展空間。”一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業內人士認為,教育行業的互聯網化不會像零售、通信行業那樣具有顛覆性。在教育行業上疊加互聯網,有其天然的復雜性,這是一個雙向逐步磨合互相補充的過程,教育行業的互聯網化將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多位在線教育行業人士曾分析指出,如何更順暢地結合達到真正的變革,是擺在行業面前一道需要解決的難題。在線教育不是一個急得來的行業,教育的特點已經決定了在線教育不能完全采用互聯網式的打法。對于整個行業來說,當下更迫切的問題是:如何有效整合教育資源和互聯網技術,推出高互動性與鼓勵個性化學習的在線教育服務及產品,提高用戶黏性,避免跟風與概念化投資。業內人士表示,在線教育行業未來盈利關鍵在于好的收費邏輯和收費模式,在他看來,那種規模效應明顯的優質產品就比較會有盈利前景。在盈利模式待考的在線教育領域,資質、技術、安全、運營等門檻越來越高,部分領域的參賽者已經逐漸退出。在線教育要盈利確實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用戶的消費習慣,學生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可能不會很短,所以對于在線教育企業來說,一定要廣積糧,高筑墻,待到山花爛漫時,你還活著,并且建立更高的壁壘。”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轉載:大洋軟件(ID:dayanginfo)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