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線教育行業還有哪些巨大商機?
目前我們對于在線教育的簡單理解為:內容+系統,提供給了教學的多方參與者新的溝通和表達形式。走一圈在線教育,會遇到很多激動人心的idea,也會看到了很多讓人死亡的難點。今天編者給大家搜集了一些調研的結果,希望對你的判斷有一些幫助。①市場率低,僅學前教育、中小學補課、語言教等存在市場化機會,6歲-22歲核心領域被公辦壟斷;③行業進入門檻低,類似旅游,誰都覺得自己能做,結果是過度競爭誰都做不好。1)此次修訂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對“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的界定,使得非義務教育階段的細分領域受益,其中幼教和職業教育受惠程度較高;2)在幼教領域,伴隨著全面放開的二胎政策和1986-1990嬰兒潮人口進入生育高峰,民辦幼兒園的數量和在園人數不斷攀升。2015年全國有22.37萬所幼兒園,其中民辦園14.64萬所;3)在幼教領域,普惠園和高端園的二元結構日益明顯,高端幼兒園的利潤空間巨大,提供高端幼教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是下一波浪潮的領跑者;1)對于高校來說,較為長期的時間內,在線教育只能作為教學過程的輔助;2)內容(視頻、文字、圖片等形式)能夠解決知識傳遞的部分問題,軟件系統也只能解決部分環節的溝通、效率、體驗問題,教育本身(教學目標拆解、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項目設計、提升學生學習動力等)仍然需要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來操作;3)在線教育在未來會涉及到的各個專業,傳統的教育過程中,在線環節必不可少能夠通過技術與內容,節省學習時間,提升機構運營效率,永遠會有市場。對比學齡前教育,還有一塊比較大的蛋糕就是K12,如下是整個大市場環境的分析:1)目前我國處于K12教育階段的人口高達1.8億,預計2020年將達到2.12億2)2015年中國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約為359億元,2020年,我國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1100億元左右,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5%。2)硬件+內容:利用PC、手機、iPad、VR/AR、電視機頂盒實現內容遷移1)整個教育行業目前不存在大數據基礎。因為教學內容和過程還沒有標準化,并且采集渠道和方法不夠客觀,數據量不夠大,還不能形成大數據分析基礎;2)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沒有信息化,缺乏對教育資源的統一平臺管理,引流困難、推廣不暢、應用不夠,不利于學習和分享;已有的信息化教育資源較為分散,未形成體系化;特別是三四線城市供給兩端需求強烈,三四線城市學生對于課外輔導需求強烈,但當地優秀師資很有限;3)K12還是受國家政策嚴格保護的領域,也是一塊高度壟斷的市場,私人教育很難做起來;4)K12的商業模式是面向家長的,用戶體驗卻是面向學生,兩者要協調起來非常難;實際操作中,線上教育很難與傳統學校教育相抗衡,所以炒概念的居多;5)與K12階段相比,學齡前兒童的家長更加年輕,沒有升學的壓力,在使用線上教育的心理負擔更輕,更愿意嘗試線上教育系統;6)目前國外正在嘗試更為科學的素質教育模式,相信這種理念會逐漸滲透到中國;線上學齡前教育有著獨特的戰略價值,雖然短期內的市場價值并不明確,但在培養孩子對上教育系統的使用習慣、提升家長對線上教育的信心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從這段時間的調研和一年多在線教育行業的摸爬滾打,能得出如下的結論:1、市場化率低,僅學前教育、中小學補課、語言教育、職業教育存在市場化機會,6歲-22歲核心領域全被公辦壟斷;2、政策管制嚴,教育是意識形態之本,不會像其他行業被輕易放松;3、行業進入門檻低,類似旅游,誰都覺得自己能做,結果是過度競爭誰都做不好。當然,也有跑出來的很有潛力的公司,但是多數比較艱難。綜上所述,順應國策的大趨勢,幼教、出國留學(高中人群)、職業教育三個方向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嘗試。對于未來我們還需要思考: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在線教育還能做什么?在線教育在3-5年后的核心要素和難點是什么?哪些是需要時間和積累的?作者:PMandyQ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億歐網
原文鏈接:http://www.iyiou.com/p/37009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