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化學習:以生為本的“催化劑”
游戲化思維的核心在于不是被游戲的外在形式所束縛,而是發揮其深層的內在動機,在教育教學各環節的活動中融入游戲元素、游戲設計或游戲理念。近年來,“游戲化學習”逐漸成為一個熱門詞匯。游戲化學習(Game-based Learning),又稱學習游戲化,即教師根據學習者天生對游戲的愛好心理與對信息時代互動媒體的好奇心,將游戲元素引入溝通環節,使信息傳遞更加生動,擺脫枯燥的傳統單向說教模式,實現以生為本的人性化教育。因此,部分學者也稱其為“玩中學”。每個人在孩提時代都聽到過“玩物喪志”這個成語,“玩”是否真的就會“喪志”呢?其實不然。很多在專門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或是在文學方面有所造詣的前輩大家的孩童時期,都是因為感興趣才去學習某一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游戲能使人專注某項事物的話,那么也能應用于學習。如今,游戲化學習不僅在線下花開遍地,在線上同樣是熱鬧一片。除了教師與學習者之間面對面的游戲情境創設,還有各種在線學習、手機App趣味學習等,讓學習者通過虛擬的卡通形象,以互動、游戲的方式學習知識與技能。游戲化學習將與移動學習、STEM教育等融合推進教育新發展不管是慕課(MOOC)、微課、翻轉課堂、空中課堂,還是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這些時下流行的教學新方式依舊存在一個前提,那就是學習者首先是具有學習動機的,他愿意通過這些方式去積極主動地學習。在美國新媒體聯盟歷年發布的比較有影響力的《地平線報告》和上海市發布的《上?;A教育信息化趨勢藍皮書》等諸多相關報告中,都預測游戲化學習在未來將得到普及性應用,與移動學習、虛擬現實、STEM等結合,共同推動教育發展。如今,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信息終端紛紛進入課堂,移動學習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與接受。人們打開手機和平板電腦就會發現,在各式各樣的移動應用程序(App)中,游戲App的數量是最多的,而在蘋果的應用商店中,給兒童開發的教育游戲也是最受歡迎的。2016年,在全世界流行的《PokemonGo(口袋妖怪)》戶外移動式現實虛擬游戲吸引了很多人,設想一下,如果將其中的妖怪替換成學習內容,不就變成了移動式游戲化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更能激發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近年來,STEM教學開始進入國人的視野。而在國外學校的STEM教學中,游戲化學習一直在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麻省理工學院之前推出的Scratch平臺,就被應用到了很多STEM課程中。Scratch是一個游戲化的、可視化的編程工具,用戶可以在里面通過拖拉模塊開發動畫和游戲等。它不僅可以編程,還可以選購外設,如果購買了相關硬件,就可以控制外部硬件設備來進行更復雜的編程學習。在深圳市寶安區天驕小學一年級的“互聯網+游戲化”全課程“小蝸牛主題學習”中,孩子們跟著小蝸牛認識了動物世界的昆蟲、植物;在小蝸牛的陪伴下闖關,除了識字、閱讀,還在主題活動模式下開展音樂、美術、體育學習。一個個游戲將學習任務串聯起來,學科知識相互融合,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興趣被激發了,學習效果自然得到提高。突破障礙,在動機、思維與精神三個層次實現核心教育價值長期致力于游戲化學習研究的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尚俊杰博士認為,目前,教育游戲面臨三層困難與障礙:表層困難和障礙主要是人的因素,包括教師、學生等。教師無法拿出大量時間來組織游戲的進行、引導學生的反思和總結,不明白自己在游戲中到底擔任什么角色,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策略或方法;深層困難和障礙體現在學習動機、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游戲追求的是沉浸,而教育游戲追求理智的沉浸,兩者時常會有沖突;游戲具有自愿性和自由性,而教育游戲進課堂后,成為正式課程的一部分,學生就無法自由選擇,自愿與自由無從談起。這是本質的困難與障礙。盡管游戲化學習存在諸多的困難與障礙,但在尚院長看來,游戲依然有著核心的教育價值:游戲動機是最基礎也是最具操作性的價值,強調將游戲應用到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許多研究結果表明,游戲確實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動機之上的是游戲思維,也稱為游戲化(Gamification)思維,指的是將游戲的設計、理念或元素應用到常規的教育教學中,而不是非用游戲的方式不可。例如,一些學習網站常會利用積分、徽章、排行榜等元素來激發孩子們的挑戰心,傳統教學中教師用給表現好的孩子發小獎狀或小紅花等,都是游戲思維的運用。總之,游戲化思維的核心在于不是被游戲的外在形式所束縛,而是發揮其深層的內在動機,在教育教學各環節的活動中融入游戲元素、游戲設計或游戲理念。在贊同游戲化學習的學者眼中,游戲最有意義的價值應該是游戲精神,是人的一種生存狀態,代表人能夠掙脫現實的束縛和限制,積極地追求本質上的自由。要發揮游戲精神,就要盡量給學習者一些自由度,讓他們盡可能地去選擇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游戲正在以超乎我們想象的創造力改變著世界,而游戲化學習也將成為未來學習的趨勢之一。像虛擬現實技術支持下的沉浸式學習,正是通過模擬現實情境的體驗游戲來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情境中獲取更多的選擇,超脫教室的空間束縛,得到個性化的、更鮮活的學習體驗。尚院長認為,游戲化學習天然地打破了學科的界限,它的多重系統、多樣玩法、小目標推進給予了學習更多選擇的自由和“自我構成”的可能,使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擁有更大的空間。比如一些類似于合作與競爭并存的策略性圖像游戲,每次玩都會激蕩出不同的策略或同盟關系,除了對圖像的敏感外,開放、合作的態度更是致勝的關鍵。自2016年開始,北京市順義區楊鎮中心小學與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游戲研究團隊合作,將游戲化教學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在圖書館、影劇院、電視臺、校報社、音樂廳、小鎮銀行、手工藝坊、書畫社等多個部門下開設了66門課程供孩子們自由選擇。以游戲彰顯活力,激活主動參與,實現學生素養的相互潤澤。不管游戲化學習的玩法如何多樣,如何的眼花繚亂,作為教育者和學習者,都不能被其表象所迷惑。游戲化學習的宗旨畢竟還是為了學習而服務,為獲取知識和技能而服務。游戲化僅僅是一種方式,是為了能讓學習者有更濃厚的學習興趣,更輕松的學習氛圍,更便捷的學習渠道,更個性化的學習經歷與學習體驗,最終獲得讓自己受益終身。需要鎖定游戲化學習的本質,讓學習變成如同游戲一般快樂、輕松、愉悅,幫助達到我們真實的教育目的。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中國教育報
轉載:中教新媒(ID:zhjmedia)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