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職業資格證,職業學校怎么辦?
國務院先后分7批審議通過取消的國務院部門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共434項,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154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280項。職業資格證書集中清理措施引來一片叫好聲。同時,也有人表達了擔憂。職業院校的課程改革一直以資格證書為參照,取消后不免擔心今后的課程設置失去依據,職業教育中“雙證制”也可能面臨調整。自2014年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改革以來,伴隨著一片叫好聲的同時,也引來職業學校的擔心。擔憂的問題匯聚向一處:職業教育的“雙證制度”與取消職業資格之間是否存在沖突?“雙證”制度是指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即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必須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制訂各種職業的資格標準和錄用標準,實行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國務院《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大力開發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認真實行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制度;使城鄉新增勞動力上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職業訓練,在全社會實行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教育部發布《關于充分發揮行業指導作用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推進建立和完善“雙證書”制度,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學校已經普遍施行“雙證書制度”。重慶安全技術職業學院大二學生曉琳告訴筆者:“學校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取得至少一個和就讀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現如今職業資格證書不斷被取消,可考的證書減少,擔心會因此影響畢業。還有不少人發問:“職業院校畢業生大多沒有學歷文憑,如果沒有職業資格證書,以后職校學子如何就業?學校又將如何招生?”在雙證制度的要求下,一些老師為了減少學生學業壓力,更好地適應考證要求,便以考證要求為授課大綱,在筆者的采訪中,這樣的做法被老師們理解為“教師總想給同學們最需要的知識,迎合考證需求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對于一些專業設置涉及到取消職業資格證的職業院校來說,資格證書的調整,是一個來的突然又不易跨過的挑戰,課程設置甚至可能失去依據。不過,對于“取消證書則課程無從下手”的困惑,多數老師則認為,完全以考證導向去授課是常見但不正常的做法,過于功利。當然,在筆者的采訪中,大多數職業院校老師認為,前后取消272種資格證,并不是要否定職業教育資格證制度,是去雜存精,去偽存真,去虛存實,對職業教育雙證的推行起到保護作用。“很多職業技能是沒有辦法用一個考試或者一個證書來評定的,以考證要求來安排課程不利于學生對于技能的全面掌握。完全以考證為導向,會減少實操內容的講授,而對于就業來講,實操往往更為重要。”盧玉林老師說,取消這些職業資格證之后可能剛開始有點不知所措,但是回歸課程的本來要求就可以了。西安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宜華老師認為,考試內容畢竟過于片面,學生需要的知識很多,只講考證內容,“有偷懶嫌疑”。蘭州外語職業學院金融專業教師李豐梅認為,核心證書并不在取消之列,不會對雙證制度造成影響。“這次取消的金融英語證書,很少有學生會去考。金融專業最好考取銀行從業、證券從業、會計從業這三種資格證書中的至少一種。保險公司要求很嚴格,如果沒有資格證,就不允許上崗;銀行好考一些,銀行從業資格證書最好是就業前就考到手,證券從業和保險一樣必須有資格證才能上班。”李豐梅說。盧玉林則認為,雙證制的核心是為了保障就業,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證書,使得學生們可以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實習、實踐和考一些更有含金量的證書中去,也是促進就業的重要方法,從本質上來說,他們并不沖突。“雙證制度更多是一顆定心丸,而并非就業的敲門磚。”“以后沒有這個證了,企業會用它的方法來識別這個人。對于職業學校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學歷文憑或者職業資格,最重要的是企業的認可。如果總是在那些證書、文憑上作文章的話,職業學校還是找不到出路和方向。最終我們是要給企業培養人才,企業不是以證書論英雄。如果證書能起到拐棍作用,那就是好東西,如果阻礙了市場,就把他廢除掉。”陳宇認為,未來的職業資格體系應當從國家主導調整為企業主導。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中國青年報
轉載:聚焦職教(ID:zjteachers)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