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迎“難”而“上”才精彩
翻轉課堂出現的意義,不只代表了教學結合科技的運用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更重要的是,學習工具已經促使教與學的時間和空間得到突破性的發展。翻轉課堂因有利于學習的深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課堂效能的提高,已成為許多職業院校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但是,翻轉教學能否成功也是有前提條件的,這些條件能否得到解決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翻轉課堂雖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但是國內的學生長期以來大都在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下成長,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很少有主動預習功課的習慣。同時,國內評價體制還是以卷面考試成績為主,使得教學很容易變成訓練學生答題的單一、呆板機械式生產流程,學生也缺乏思考、質疑、批判的意識,從而不會真正去體會知識學習的價值,不會真正去體驗科學的探究過程。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具備足夠的數字化課程設計的能力,但是國內很多職業院校的教師缺乏電腦多媒體軟硬件的操作能力、多媒體教學設計能力和多媒體與教學融入的能力。這些能力的不足容易直接造成教師無法把科技融入教學,無法設計和制作好數字化教材。水平不足的教學設計不僅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依舊是灌輸而不是啟發,反而會讓學生在學習上更加困難,這樣的翻轉課堂恐怕變成翻轉后又回到原地,流于形式。再其次,從家庭的角度看,占用了學生的私人時間和設備。翻轉課堂把傳統教學中屬于課堂講述的部分轉換為數字化教材,并讓學生在家預先學習。這樣,就會削減學生原有的家庭生活時間。雖然大多數城市家庭已經普及電腦,但是在農村和山區很多家庭是沒有電腦的,而且,即使是有電腦的家庭中也不是全部都能夠上網,所以,教師仍需考慮城鄉的差距及個別貧困學生的家庭狀況。由此可見,職業院校在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是對傳統教學的沖擊和挑戰,雖然對學校的改革發展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針對以上挑戰,職業院校教師在運用翻轉課堂的實際教學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課前數字化教材的設計原則為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記憶與理解,所以教師應重新調整教學目標、分解教學內容、明確教學進度、設計在線作業和在線測驗等,重新構建更系統的教學單元;還要整理好學習任務單,幫助學生在課前明確自主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方法,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定進度開展自主學習。同時,翻轉課堂的自學教材不能夠僅僅將傳統課件PPT或課堂45分鐘的講課視頻直接搬到網絡教學平臺上去,為能確認學生認真地觀看視頻,互動性也很重要,教師可以在視頻完結后設計小測驗,如果學生答錯了,就會被帶回到答案出現的那個主題的單元,讓學生可以重新學習一次。另外,教師提供給學生自學的視頻等數字化教材,最好是以自己制作的為主,如果外接資源太多可能會削弱教師的專業形象與學生對教師的信賴感,應當避免。而且,數字化教材不一定是視頻,動畫、電子書、講義、PPT等資源都可以,由于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習慣,因此教材最好能以多種方式呈現供學生選擇。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原則在于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所以翻轉課堂能否真正成功的關鍵其實在于教室內的互動要素,職業院校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要能夠充分運用互動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問題的解決而主動學習和思考。翻轉課堂上,教師不能放任學生自行討論或自修,也不能直接給予學生所有答案,否則教師就會淪為答題的機器。因此,在翻轉課堂上教師的主要教學原則應該是:教師少做,讓學生多做;教師盡量少告知,給學生更多發現的機會。同時,課堂學習活動可以采用強調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導向學習法,該學習法是一種由問題來引導學習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模式的特征是在進行學習活動之前,先拋給學生一個問題,學生通過問題情境練習如何發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另外,翻轉課堂的主要目的是在創造以學生為主的有意義的學習,因此,教師在運用翻轉教學時,一定要考慮適合的學科、學習者的特質、在線教材和教學活動等,才能夠實踐成功的翻轉課堂。采用翻轉課堂的時候,教師也要把握時機,當學生在新學年開始的時候,教師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學生容易接受,不會產生排斥心態。如果教師在學期中才宣布要從傳統教學改為翻轉教學,學生面對異動很容易產生抗拒。所以說,翻轉課堂只是眾多教學方式中的一種,不一定每堂課都要翻轉,教師可靈活、彈性運用。教師在開始運用翻轉課堂時,不妨量力而為,開始可嘗試不同的學科每周翻轉一節課,然后根據學生的適應情況再進行適當的調整。21世紀不再是單打獨斗的時代,而是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學習的時代。通過共同學習,可以增加個人知識和團隊知識,增強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使學習正確率增加。在翻轉課堂中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是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取得教學成功的一大關鍵。職業院校教師可以借鑒國內外“學習共同體”的一些成功經驗,利用“學習共同體”的合作學習來幫助學生掌握新的知識和培養新的能力。比如,教師必須與學生充分溝通,讓學生充分了解學習共同體的流程以及溝通技巧。教師可以采取互補式任務分配的小組合作學習,每一小組成員4—5人,優先搭配同寢室的同學,這樣互相孰悉,更有利于互動。同時,教師還要采用異質性分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每一組學生盡可能涵蓋不同的個性與專長,以增加彼此學習的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舊有的知識和經驗,借助交談、閱讀、討論等,主動去探索、建構新知識。教師要重視學生個人表達的機會,要求學生在每次小組討論前,寫下自己的觀點。教師要在課堂上營造自由、開放的氣氛,解除學生對發言的恐懼,讓學生在團隊里能夠協同學習,相互合作、相互分享經驗。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思考—發表—討論—提供回饋”的流程,可以讓學生清楚知道自己在討論時該有的表現,這樣學生不論能力的高低,都可以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效能。綜上所述,翻轉課堂上,職業院校教師由知識的教導者轉型為學習的引導者,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需要參與知識的構建,進而能達到教師因材施教、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育理想。因此,翻轉課堂出現的意義,不只代表了教學結合科技的運用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更重要的是,學習工具已經促使教與學的時間和空間得到突破性的發展。所以,教師也要掙脫傳統教育的束縛,擴大教學視野,帶領學生走進翻轉課堂進行學習革命,讓每個學生都能內化所學到的知識,得到帶得走的能力。作者:莊可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中國教育報
轉載:中教新媒(ID:zhjmedia)
1. 優學云測評推出培訓機構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2. 優學云測評推出中小學校個性化教學解決方案
3. 優學云測評推出招生平臺流量提升方案
4. 優學云測評推出企業人才發展平臺解決方案——人才庫管理
5. 優學云測評幫助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優學云測評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優學云測評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