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在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線教育領域已經是一片火海,資本也對這個領域情有獨鐘。據《創投時報》報道,學吧課堂近日獲得晨興創制千萬級別人民幣Pre-A輪的投資。除了學吧課堂外,近期,“作業盒子”、“掌門1對1”等在線教育平臺均獲得了資本的青睞。與此同時,百度、阿里巴巴、騰訊、YY、360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試水在線教育O2O。如,騰訊投資新東方在線,彌補在線教育O2O線下短板;奇虎360與學大教育成了在線教育公司陽光兔科技有限公司,專注在線教育K12領域的拓展等。
不久前,阿里豪擲283億狂砸蘇寧云商讓業界尖叫,這一切都是源于O2O線上與線下的結合!隨著互聯網+概念的不斷深入,教育行業也進入到O2O創業大潮中。教育O2O平臺競相大規模融資,互聯網+教育風口是否已經來臨?互聯網教育是否將演變成“千團大戰”?盡管在線教育O2O被業界普遍看好,幾乎沒有門檻,但其并不是隨便就可以“玩”的。目前,有著內容和用戶規模優勢的產品已經走在前面。因此,在線教育平臺要從用戶選擇角度出發解決用戶痛點。
得用戶者得天下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在線教育也逐漸平移到手機移動端,很多手機用戶都下載了大量的教育類APP,他們看中的是教育APP靈活、操作性強、隨時隨地、互動性強等優勢。根據APP STORE數據統計,教育類APP在2014年底已超過7萬個,占據應用商店中應用類型第二位,占比超過10%,僅次于游戲類應用。機構調查報告顯示:56%用戶有意愿為手機在線教育APP付費,這反映出用戶對于在線教育收費產品表現出了不錯的接受度。
在線教育雖然發展得熱火朝天,但是也并非完全沒問題。事實上,在線教育已經“內憂外患”,國內的互聯網教育已形成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方面是資本投資熱,創業平臺層出不窮,而資本大多青睞在行業中脫穎而出的教育平臺;另一方面,初創公司及一些沒有資本支撐的在線教育平臺陷入了發展困境,這些企業尚未找到行業剛需,難以顛覆傳統教育。
可見,在線教育領域已然進入了“千團大戰”,而這場大戰將淘汰了99%的在線教育平臺。“在線教育用戶在未得以充分培育情況下,資本涌入讓大量機構跟隨,加劇了市場從藍海轉入紅海。”行業評論人士認為。如今,在線教育馬太效應開始明顯,平臺吸引用戶的企業獲得多輪投資,既無盈利模式又無資本背景的機構舉步維艱,逐漸被市場淘汰。
由于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足夠大,在線教育未來的走向不會是壟斷。但就電商平臺和教育結合而言,最終勝出的可能就是兩三家。因此,在線教育平臺要明確從用戶選擇角度出發解決用戶痛點,吸引資本投資。
在線教育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面對眾多教育平臺的大規模融資以及“千團大戰”的到來,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王伯魯指出,在互聯網與教育“親密接觸”的當下,要保持一份冷靜,互聯網只是工具和手段,不能為了所謂的互聯網+概念而盲目上馬,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能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從市場上看,在線教育目前多是巨頭在介入,包括了BAT和新東方等都上了教育平臺,但目前尚未有寡頭出現。“BAT雖然進入在線教育,由于不太看重O2O模式,這對于中小在線教育平臺是一個機會。”
中小企業在O2O教育平臺中占據多數,且以中介方式居多,目前大部分都處于激烈的競爭融資之中,中小企業在解決傳統教育問題上希望把教師和學生鏈接起來,而這也是目前在線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據業內人士分析,老師、家長、學生能一起溝通才是在線教育最好的方式。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表示,未來在線模式應該是走向O2O模式和單純的線上模式。俞敏洪認為,未來的教育體系,應從兩個方向發展:首先是O2O體系,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這也是未來教育的必然取向。借助現在互聯網的技術,使教育變得更加智能化,讓學習變得更加高效,讓溝通變得更加無邊界;其次是純粹的在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