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視頻、直播、游戲……一連串的互聯網市場爆點之后,市場的下一個熱點會是什么?這是市場都在問的一個問題。
在如今開始冒出頭的一些話題量上,互聯網教育這件事首當其中。數據顯示, 2017年第1季度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整體營收規模達45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9%。但是與所有互聯網新興市場相似,所謂興榮的市場都是利弊相似,紅海與藍海并存。
國際K12教育是個藍色深淵
在留學日益增長的社會趨勢下,留學教育也正在成為中國教育市場中新的市場洼地。尤其是,現在中國家庭對于教育的支出占比依然是巨大,甚至在一份中國新銳中產階級(將年薪在10萬-50萬的人群定義為新銳中產)調研中,47%的新銳中產更愿意在子女教育上進行投入。從其他市場數據顯示,2016年留學產業鏈相關的市場規模大約為1,811.67億元,到2017、2018年國內留學市場規模將達到2,049.59億元與2,321.17億元,年增長率分別為13.13%。
一句話,錢都不是事。甚至可以說是有大把的家庭已經將家庭費用預留給了留學這塊市場,只是如何去進一步深挖的問題。
在線教育市場藍海
從整體市場規模上,互聯網教育在2016年出現了一個非常高的上升期,尤其是在2015年四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呈現出一個將近30%的增長。
而在經過2016年的告訴爆發期之后,從數據上明顯可以看到,在2017年進入穩定期。2017年一季度,互聯網教育總營收規模達到458.4億元。
只不過,與市場玩法有些出入的是,雖然市場繁榮,但是互聯網巨頭都還沒有出現壟斷之勢。所以,目前入場的選手們都在極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壁壘。
在線教育互聯網成功學的反面例子
所以未來,互聯網教育在市場的不斷磨練中的變化趨勢,是非常值得深思的。未來K12教育,是否真的需要走高端路線?還是應該是更為落地性,畢竟現在出國教育已經不再是多么“厲害”的事情。同時,教育是否還需要像原來那種模式化的課堂。線上教育的便捷性如何發揮到極致。最后,也是教育最為基礎的一件事,線上教育在便捷性的同時,如何做到保證教學的連貫性和質量。
總而言之,一句話,互聯網教育與其他互聯網垂直行業有相同之處,但是卻又本質的不同。如何把握互聯網教育真正的痛點,以及是市場機會點挖掘出來,才會是市場的關鍵點。
線上產業鏈鋪設薄弱
這可能是目前,在線教育共同面臨的問題點,而這個問題在K12教育中可能更為急迫。目前在線K12教育中,衍生工具類APP發展迅速,如猿題庫、作業盒子、口袋老師等;而平臺類則是騰訊課堂、網易公開課等平臺方占據。
雖然也有一些綜合性教育機構涉足K12線上教育,但線上產業布局依然不夠完善。尤其是很多綜合性教育機構以線下教育為主,沒有真正的互聯網基因。而互聯網起家的一些教育機構,在師資力量和運營環節等方面,都還處于摸索階段,更不用提真正的產業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