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介入讓懶人經濟發展迅速,過去依靠門店、張貼小廣告租房、找房、請阿姨的方式均已被移動互聯網重塑。迎合著移動互聯網改變傳統產業的浪潮,跟誰學、孩子學、請他教、神州佳教等在線教育O2O平臺競逐教育市場,家教行業儼然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一塊新戰場。。
在國內市場,家教行業的價值顯而易見。根據相關數據,K12 領域是當前眾多家長購買教育服務的最常見的形式,40% 的 K12 家長每年的的小孩課外學習花費在 5000 元以上,而其中 15% 的家長在這部分的投入甚至過萬。據了解,除了教輔機構之外,個人性質的家教是其中一個所占比重較大的選擇。
不過,傳統家教行業的弊病也非常明顯。家庭教師屬于自由職業者之一,目前家長們請家教的方式主要有三種,找熟人介紹;在百度貼吧、豆瓣等論壇發帖;通過中介。但前兩者由于缺乏成熟組織的背書,并不被多數家長信任,老師資質和價格也不夠透明,而通過中介介紹,不僅家長需要支付高昂的課時費、老師也面臨傭金抽成。
此外,傳統家教行業,習慣讓學生去老師家里或中介場所的授課模式也讓北、上、廣等大城市的家長非常頭疼。由于很難找到居住地附近的家庭教師,學生課外補習通常需要家長來回接送。以北京為例,兩個小時的授課時間,來回在路上至少會耗費同等甚至更多的時間。而在學生上課期間,因為路程太遠,家長也只能選擇在補課地附近等待,非常疲憊。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興起的家教O2O平臺來看,互聯網的介入,已開始顯現其優越性。首先,解決了家長與老師信息不對等問題,家長能通過平臺看到每位老師的詳細的資料和授課經歷。其次,基于LBS匹配用戶身邊家教供求的移動應用,也為家長和老師雙方大大降低了路程成本。在陳遠河看來,通過互聯網的切入,還能夠對家長的要求和老師的考核兩項標準進行規范。
以請他教為例,家長通過在手機app填寫學生科目、年級等基本信息以及對教師性別、年齡以及任教資格等要求后,即能快速根據條件對平臺老師進行排序,家長可根據老師主頁的任教資歷、授課時間、用戶評價等信息進行挑選。選定老師后,即可與老師進行私信溝通,約定授課時間。
不過,對于家長和學生來說,教師的教學經驗和質量顯然是最受關注的。新浪科技體驗發現,盡管目前請他教會對任課老師的身份、教學資質等進行驗證,但任教資歷卻很難考核。此外,以學生黨為主的老師資源,在任教水平上也難免參差不齊,不過課時費確實比目前市面上家教的平均費用低50%。
事實上,目前類似于請他教的家教O2O平臺主要競爭均集中在對優質老師的爭搶方面。從體驗和商業模式上看,請他教與跟誰學兩款產品非常類似,快速擴大平臺的教室資源被認為是占領市場的關鍵。
不過,跟誰學的創辦時間較早,目前已經覆蓋國內多個城市,且有了眾多知名教室的進駐。請他教在去年12月上線,目前僅深耕北京市場,老師資源為3000多位。
在受眾方面,請他教的目標 用戶更傾向于K12領域,跟誰學同時還有舞蹈、聲樂、陶藝、太極拳等興趣類課程,以及出國留學考試等。
與其他在線教育創始人出身于教育行業不同,請他教的創始人陳遠河并非教育領域出身。根據資料,陳遠河是中國互聯網的早期站長,運營著多家自媒體資源。陳遠河認為,自己在推廣方面具有優勢,而他希望能夠通過獵取教育行業知名人士來彌補自己在教育市場上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