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12日訊(記者 萬玉鳳)今天,《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正式發布,這是經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面向我國英語學習者的首個英語能力測評標準,將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范自2018年6月1日正式實施,架起各級各類英語教學、學習、測試的溝通橋梁,有利于實現“車同軌、量同衡”。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依據我國英語學習者能力的實證數據,同時充分考慮各學段的需求,將學習者的英語能力從低到高劃分為“基礎”“提高”和“熟練”3個階段,共設9個等級。量表以語言運用為導向,構建了多層級的指標體系,對各等級的能力特征進行了全面、清晰、翔實的描述,在提升考試質量、推動國內外考試對接、促進多元評價、反饋教學等方面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量表的9個等級并不是對學生的強制性要求。如何在教、學、測中應用量表,需要教師和考試工作者依據具體情況決定。學校和考試工作者在設計、研發和改進考試時可以參考量表,但具體要研發什么樣的考試,主要依據考試使用者的具體需求。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將著手在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基礎上研發英語能力等級考試,為減少重復考試,提升考試系統性奠定基礎。目前主要考慮配合高素質人才培養戰略,面向社會需求較旺盛的高等教育階段開發考試,具體方案正在研究。
據了解,201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加強“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對外語教育教學與考試綜合改革提出明確的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牽頭此項工作,匯集國內外專家力量,開展大量實證調研,歷時3年多研制成《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
量表研制遵循“立德樹人、服務招考、服務教學、服務社會”的原則,立足國情,對接國際,大膽創新,如構建了筆譯和口譯能力量表,為翻譯教學和測試的開展提供支撐,填補國內外語言能力量表尚未包含翻譯能力的空白,對推動外語教育“一條龍”建設,進一步豐富完善國家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量表的成功研制是中國外語教育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