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在線、滬江紛紛赴港上市,國內在線教育前景看多還是看空?
原本都計劃登陸中國A股戰略新興板的滬江、新東方在線,而今先后選擇了奔赴香港IPO。昨天,新東方在線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正式披露。
根據招股書,2016財年新東方在線的學生人次總數為65.3萬人次,2017財年增長至100萬人次,增漲幅度為54.8%;在總營收方面,新東方在線2016財年總營收為3.342億元,凈利潤為5955萬元;2017財年總營收為4.462億元,凈利潤為9221萬元,同比增漲33.5%。(新東方在線完整的財年指每年的6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
目前,新東方在線包含三大核心業務:大學、K12及學前教育。招股書顯示,在總營收上,截至2018年2月28日止前9個月,大學版塊營收占總營收的71.7%。K12課程分部營收占總營收比率也呈上漲趨勢,由2016財年的8.0%增至2017財年的9.6%。
新東方在線成立于2005年,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旗下的在線教育網站。主要為學前兒童、中小學生、大學生等提供涵蓋出國考試、國內考試、職業教育、英語學習、多種語言、K12教育等6大類的課程。新東方在線于2017年3月在新三板正式掛牌,2017年12月25日,新東方在線從新三板摘牌,從掛牌到摘牌總共不到一年的時間。
當前,國內在線教育市場可謂如火如荼。不過,從創辦時間來看,滬江、新東方在線都是“領頭羊”。那么,國內在線教育市場的前景如何?這從新東方在線招股說明書中可窺得“天機”。
中國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將突破萬億規模
與中國整體教育市場的增長一致,中國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正不斷壯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在課外輔導及備考方面的總開支由2013年的人民幣4123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人民幣632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3%。由于學生及家長越來越重視學校表現,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他們更愿意于課外輔導及備考教育上消費。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期到2022年,中國在課外輔導及備考方面的總開支將進一步增加至人民幣10537億元,2017年起的復合年增長率將為10.7%。
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指通過網站、移動應用程序及其他平臺向最終用戶提供各類課程的在線課后教育。在線提供的課程包括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的各個垂直面,包括學前教育、K-12教育、大學教育、海外備考及職業培訓。在線教育的各種優勢尤其是易于取得程度及便利性有助于推動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的快速發展。
隨著技術進步及在線教育工具日益普及和易于取得,在線教育的優勢更加突出。因此,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越來越受到中國學生及家長的歡迎:在中國,參加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的付費學生人次由2013年的8050萬人增加至2017年的1.558億人,復合年增長率為17.9%。預期該項有利趨勢將會持續,2022年付費學生人次有望進一步增加至2.825億人,自201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為12.6%。
中國按總營收劃分的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人民幣329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人民幣96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8%,預期到2022年將進一步擴大至人民幣3102億元,自201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為26.3%。
六大因素驅動中國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發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的發展主要受下列因素推動:
教育方面消費的意愿不斷提高。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導致在教育方面消費的能力及意愿提高。中國家長高度重視教育,并愿意為子女在優質的教育產品及服務上消費。此外,隨著成年人越來越重視自身的職業技能及其他領域的自我完善,會尋求在線課程提高在職場中的競爭力。因此,不同人群對教育產品及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將進一步推動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的增長。
對定制程度更高的教育內容及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傳統的小組學習採用一刀切方式,不能滿足學生在學習內容、進度、難度及時長方面的個人學習需求。越來越多的學生愿意為更好的學習成果支付更高的價格,推動對定裂水平更高并切合學主需要的教育產品及服務需求的增長。此外,通過應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定制課程設計可變得更加高效及準確。教師可根據算法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從而在與學生進行直接互動后更有效地設計定制課程。
教育行業技術的發展及傳統補習機構進軍在線市場。教育行業技術的改善,使學生得以更方便地獲取在線教育資源。人工智能及云服務等互聯網技術,可分析使用在線教育服務的學生的行為。傳統補習機構可通過互聯網提供在線課程及服務,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及豐富總營收來源。由于缺乏優質的教育資源,低線城市對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的需求正不斷增長。因此,傳統教育機構與在線教育平臺已加緊攜手合作,藉此進一步推動中國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增長。
利好政府政策。自2010年以來,國務院及教育部已頒布一系列在線教育優惠政策。例如,2012年,教育部頒佈《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在所有地區各級學校全面覆蓋寬頻網絡,建設數碼環境,讓所有人均能分享優質的教育資源。自2014年起,教育部每年均發佈《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頒佈《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表明政府堅定支持信息時代在線教育服務的發展。利好的政府政策及措施將繼織推動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的擴張。此外,1970年代后期頒布并在維持較低出生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的計劃生育政策,已自21世紀以來在中國逐漸放寬。因此,在可見將來,適齡學生的比例及人數將會增加。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5歲以下人口的百分比預期將由2015年的7.1%上升至2020年的7.8%,并進一步上升至2030年的8.8%。在線教育市場的潛在客戶基礎將因而擴大。
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擁有資金支持。中國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發展迅速,已成為近年投資的前線。不少風險資本家、私募股權公司及其他投資公司已紛紛為教育市場的初創企業提供種子資金或對龍頭企業進行投資。強大的資本支持可推動直播平臺及移動教育應用程序的開發,并有助促進在線譟外輔導及備考公司增長。
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六大賽道”增勢迅猛
學前教育分部。該增長乃主要由于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20歲至49歲的父母對在線教育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所致。學前教育分部的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人民幣6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人民幣1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9.7%,預期到2022年將進一步增加至人民幣59億元,自201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為28.3%。
K-12教育分部。該增長乃主要由于學生對提高高中入學考試及全國大學入學考試成績的殷切需求,以及低線城市的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令更多學生接觸到在線教育資源所致。K-12教育分部的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人民幣61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人民幣21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7.7%,預期到2022年將進一步增加至人民幣790億元,自201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為29.3%。
學考試備考分部。該增長乃主要受到大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學術表現以及在線課程及活動的統一內容及結構所推動。大學考試備考分部的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人民幣11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人民幣2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74%,預期到2022年將進一步增加至人民幣90億元,自201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為25.4%。
海外教育考試分部。該增長乃主要受尋求海外教育的付費學生人次日益增長所推動。由于在線輔導服務的便利性,且幾乎不受時間及地點限制,以及練習以電腦進行考試(如 TOEFL及GRE等)的需求,海外教育考試分部的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人民幣9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人民幣2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6.4%,預期到2022年將進一步增加至人民幣61億元,自201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為21.5%。
職業培分部。該增長乃主要受到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應屆畢業生及專業士對以及時且經濟高效的方式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及資質的需求所推動。職業培訓分部的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人民幣118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人民幣31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7.3%,預期將進一步增加至人民幣726億元,2017年起的復合年增長率將為18.6%。
語言教育。增長主要受尋求提高其英語口語技能的學生的需求以及學習其他外語的興趣日益高漲所推動。語言教育分部的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人民幣52億元增至2017年的人民幣206億元,相當于復合年增長率為41.1%,預期于2022年將進一步增至人民幣876億元,相當于自2017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33.6%。
中國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的入行門檻提高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一般有下列入行門檻:
品牌知名度。鑒于課外輔導及備考課程重視成績,學生往往更愿意選揮聲譽卓著的知名品牌。樹立值得信賴的品牌需要長期努力,新入行者必須投入大量的資源,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品牌價值,此舉將對其構成重大挑戰。
教師資源。與其他形式的教育類似,在線教育倚重高質素教師以達致令人滿意的學習成績。由于不少高質素教師已被現有公可聘用,新入行者將須培訓自身的教師或吸引其他公司的優秀教師,而兩者均可能代價高昂且耗時長久。
教育資源及研發實力。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教育公司經常需要獲取特定的教育資源,以開發包含適當內容的課程。該等資源可能來自已與現有業者合作的教育機構、出版社或官方測試服務供應商。此外,在線教育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需要專為在線教育而設或為其量身定制,因而對研發能力有嚴格要求,需要有能力的專業人土及豐富的資源方可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