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1+2”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公布,明確第三批高考改革將從2021年開始實施,即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將成為第一批參加新高考的考生。目前,高一學生將要面臨選科的問題。新高考給出了多元選科方式,有利于學生展示優勢,擴大了高考報考專業的選擇范圍,但同時在新高考選科的問題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需要學生結合多種因素來進行考慮。
新高考選科,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根據新高考改革方案,“3+1+2”模式下,學生選科可以有12種組合,這種選科方式給了學生更多選擇權,但由于選科方案沒有可借鑒性,學生在選科上將面臨更多挑戰。在選擇上需要結合多種因素來考慮,從具體選擇科目來看,選科對成績產生一定影響,是否可以最大化發揮自己的優勢學科。從高考報考來看,選科是否可以帶來院校專業選擇以及長遠的職業發展規劃的最優解。
高一學生在面臨選科時遇到不同的問題。有些學生表示在選科過程中很糾結,在某些學科的選擇上搖擺不定,既要考慮到當前自己的學科優勢,又要預測到以后學習過程中在某個學科上可以能遇到的難點,此外還要考慮到某一學科對大學階段的學習帶來的影響。有些學生表示,處在高一階段,對高考報考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還沒有深入思考,認為這些問題距離目前的學習階段還比較遙遠。
高一學生在選科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從學習情況出發,考慮優勢學科。
在原有的高考制度下,高考專業報考時,通常會面臨這樣一個難題,是優先選擇大學還是優先選擇專業,好大學和好專業哪個更重要?與這一問題相似,在新高考的選科中也面臨類似的問題,應該選擇容易考高分的學科,還是應該選擇大學選考范圍大的學科?高一學生在選科時,首先要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了解自己的優勢學科和感興趣的內容,綜合來進行考慮。
在選科的過程中,高一學生不能盲目跟風,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考慮,尤其是對于有偏科現象的學生來說,要仔細考慮各種選擇的利弊,注意避開劣勢學科,發揮自身的優勢。比如選擇物理學科的報考選擇范圍更廣,可以報考9成以上的專業,但是對于物理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雖然可以擴大報考范圍,但在分數上并不占優勢,甚至可能成為較大的障礙。
在選科時,學生可以提前了解高中各科目的學習內容和特點,特別是要了解各個科目中的難點知識,推測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可能遇到的問題,對學科中難點知識的接受程度,以及這些難點知識對總體的學習情況帶來的影響等。
第二,從長遠角度出發,考慮職業發展。
在選科時不僅需要考慮到如何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還需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來,想到未來的職業發展問題。高一學生可以用終點思維來進行倒推,先考慮未來想從事哪方面的工作,那么在大學里應該報考哪個專業,這些專業在高考報考時,對高中的選科有哪些具體的要求和限制,用這種倒推的方式來確定高中的選科。
選科會對大學專業的報考產生影響,新高考背景下的大學專業選擇中,不提科目要求的專業約占總數的33%,主要為哲學、教育學、文學等文科專業,理工科專業多要求必選物理科目。由于大學專業要求不同,在對應的科目選擇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有些學科會對大學專業的選擇產生限制。
在高一選科階段,學生要提前掌握一些大學專業的相關內容,比如對感興趣職業的深入認識,了解當下的熱門專業,報考專業對選科的要求等,考慮到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了解自己的專業選擇傾向。達到選擇的最優組合,需要考慮發揮自身優勢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的組合方式以及選考范圍的問題。